沈青檀得知顾长生平安无事,一直悬着的心落定了。
她把手里的礼物,递给镇北王妃:“娘亲,这是我给长生哥哥准备的礼物。您回京城的时候,顺路帮我捎给他。”
镇北王妃提议道:“你定然有一些话要与长生说,何不回去之后,给他写一封信,把这一份礼物,派人一块给他送去?”
沈青檀的确有话要与顾长生说,便听取了镇北王妃的建议,把礼物放回箱笼里。
这时,饭菜摆上了桌,另外配备了月饼和瓜果。
西瓜交错切开,每一瓣雕刻成莲花形状。
“今次我们一家人,不在自个家里过中秋,便省下了祭月的仪式。”镇北王妃吩咐婢子,给每人分一瓣西瓜和一个月饼:“这两样配在一起吃,寓意着迎寒和祭月,权当我们是祭月了。”
沈青檀垂下眼帘,注视着面前瓜果和月饼。
因为今日是中秋,一家人团圆的日子,所以按照礼俗,瓜果和饼子都得是圆溜溜的形态。
她听到镇北王说了一声开饭,便开始用膳。
一家人沉默用完饭,便命人撤下去。
留给他们相聚的时间不多了。
沈渡、沈琢和沈略自觉地离开帐子,各自带着人马围守着营帐,以便赵颐与镇北王密谈。
靖安帝并不相信北齐帝的品行,在他的眼里北齐帝就是一个出尔反尔、言而无信的小人。为了确保镇北王的安危,靖安帝特地下令让镇北王带着五千精兵来赴约。
与赵颐一起来的两个官员,正是北齐帝指派到云城接任布政使和都指挥使的官员。
布政使林有为瞧着镇北王的三个儿子,带着精兵守在营帐旁边,便不敢靠近营帐。
都指挥使汪乔信盯着营帐看了好一会儿,随即转身离营帐远了一些,挑了一块空地坐下,从怀里掏出干粮吃了起来。
沈渡见北齐随行的将士,全都与汪乔信坐在一块啃饼子,便发出了暗号。
帐子里的镇北王听到暗号,面容沉肃地对赵颐说道:“我昨夜收到了探子的密信,北齐对百姓加重了赋税,有些百姓集结起来抗议,北齐朝廷派去的官兵把抗议的百姓全都杀了。从这一点便能看出,北齐帝要对大周发兵的决心。”
“我和皇上收到你写的信,知道你做的选择。你是个好孩子,并没有被权力蒙蔽心智,忘了养育你的土地,以及真心待你的至亲。”
“只不过,你不会听从北齐帝的命令对大周发兵,让北齐帝的算盘落空,他会拿你和蛮蛮开刀。”
说到这里,镇北王从怀里掏出靖安帝的一封密信递给赵颐:“皇上在我来应城之时,便事先把信交到我手里,并且嘱咐我,等时机到了,再把信交给你。”
如今,应该算是时机到了吧?
第522章 清君侧
靖安帝向来是把信交给自己的亲信送到赵颐的手里。
如今靖安帝把信交给镇北王,可见这封信的重要性,恐怕半个字都不能泄露出去。
赵颐从镇北王手里接过信,撕开封口,取出一张白色的生绢,上面不见任何笔墨的痕迹。
他把白色生绢往火上一烤,方才显现出浅黄色的字迹。
这是用明矾水写的信。
赵颐逐字往下看,越看心里越震动。
靖安帝在信里说,北齐帝的子嗣,如今只剩下赵颐一个人。然而,北齐帝并不信任在大周养大的儿子,会一心一意的向着北齐。
虽然北齐帝相信人性经不起考验,所有人都无法抵抗权力的诱惑,但是仪贞公主不慕权势,不为强权折腰,只会为了她心里的信仰和执念低头。
北齐帝怀疑赵颐会像他的母亲一样,对大周忠心耿耿,哪怕为此献出自己的性命,也要维护大周社稷,所以才会逼迫赵颐向大周发兵。
如果赵颐违背北齐帝的命令,不向大周发兵,定然会沦为北齐帝掣肘大周的棋子。
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,靖安帝便会借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