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他一个下人的身份,绝对拿不出紫檀打的匣子。

恐怕沈青檀怀疑是帝师授意他来送礼。

“王妃,帝师今年兴致好,把买来的正丹纸,全都裁下来写了对联。除了府里要用的对联之外,多出来的对联,全都装在这一只匣子里。”

燕一解释道:“帝师极为注重生活品质,衣食住行样样都很精细考究,就连墨宝都是要用精贵的匣子装着。”

“帝师听说属下讨要他写的对联来送礼,便将匣子赐给属下了。”

燕一讪讪地说道:“属下借花献佛罢了,望王妃见谅。”

实际上,是他看见对联有剩余,便想到沈青檀喜欢洒金正丹纸,特意向帝师讨要对联,并且说明了用意。

帝师没有回他的话。

依他对帝师的了解,多半是默许了。

他并没有多想,在帝师的眼皮子底下抱走了匣子,来到广陵王府送对联。

丝毫没有意识到不妥。

毕竟这种名贵的木匣子,在帝师府里太寻常了。

沈青檀则是想得更深远一点。

她把正丹纸让给了燕一,而燕一是在给帝师办事,相当于帝师承了她的人情。

帝师在得知燕一想送对联给她的时候,将木匣子和对联赐给了燕一,恐怕是想要抵了这一份人情。

“帝师的墨宝,寻常人想要瞻仰一下,未必就能有这个眼福,更别说是得到帝师的墨宝。”

沈青檀恭维帝师一句,顺势收下木匣子:“正好王府还没有准备对联,你这对联送的正是时候。”

燕一见沈青檀收下,并且表示会贴在府里的时候,松了一口气,向沈青檀和赵颐告退。

沈青檀指派江朝去送燕一。

直至江朝与燕一的身影消失在前厅,沈青檀方才收回视线,打量手里的匣子。

须臾间,她打开了匣子,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叠对联,粗略估算有好几幅。

沈青檀取出一幅对联,只见上面写的字,苍劲雄奇,大气磅礴。

单单是看着这一幅字,她便觉得帝师是个胸有丘壑之人。

沈青檀侧头看向身边的赵颐,便见他的目光落在对联上,似乎在欣赏帝师的字。

“二爷。”沈青檀轻唤一声:“帝师从来不把自己的墨宝送人,如今送了几幅对联给我们,究竟有什么用意?”

人人都知道北齐帝倚重帝师,能够得到帝师的厚爱,将来定会高官厚禄。

甚至连北齐的皇子,也想要笼络帝师,增加筹码。

可惜帝师油盐不进。

如今破天荒给他们送对联,很难不令人多想。

赵颐淡然一笑:“不论帝师有什么用意,对我们而言都是利大于弊。”

以帝师在北齐的地位,背地里对他们蠢蠢欲动的人,不敢再轻举妄动。

沈青檀稍稍安了心。

这时,江暮从外进来,将一封信递给赵颐:“王爷,您的封地来的信。”

赵颐拆开信,抽出里面的信笺,轻轻一撇末尾处,盖着云城知府的私章。

云城知府是来报喜的,百姓们恢复到瘟疫之前的安稳生活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之后再请示他翻年之后的政事。

沈青檀瞥了一眼信,她听赵颐提过这个知府,素有清名,眼里存了百姓。

若非有这个知府配合,赵颐治理瘟疫恐怕不会太顺利,还要增添许多波折。

如今赵颐治理好瘟疫,云城与磐石城划分为他的封地,这个知府便听令于赵颐。

她没有打扰赵颐处理公务,抱着木匣子,带着流月先回后院。

-

第二日早朝,文武百官奏请北齐帝将林家腾出来的缺位,在年前确定下来,以便被任命的官员在年后赴任。

还有两日就是岁旦,年三十休朝一日,也就是说一天之内就要确定好人选。

北齐帝看着众臣举荐的人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