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非他的幕僚常安劝他,赵颐在大周长大,体内流着一半大周的血脉,无论是父皇,还是北齐的朝臣,绝对不会让赵颐继承皇位,对他毫无威胁。
否则的话,他绝对会铲除了赵颐。
高副使见齐王沉默不语,眼底布满了阴霾,为了避免齐王坏事,率先对赵颐下手,给齐王分析利弊。
“殿下,您才是陛下心里最看重的皇子,无论哪一个皇子都越不过您在陛下心里的地位。”
高副使宽慰一句,询问道:“赵颐只是用来离间大周的一枚棋子,誉王和瑞王得知赵颐是靖安帝的子嗣,他们会如何做?”
齐王皱紧眉头,誉王和瑞王一定会联手对付赵颐。
高副使继续说道:“等到了誉王和瑞王对付赵颐的局面,一边是儿子,一边是外甥,皇上该如何抉择?”
“保誉王和瑞王这两个儿子,赵颐身后站着镇北王府,镇北王是赵颐的岳丈,两个人的利益捆绑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绝对不会坐视不管。”
“保赵颐这个外甥,我们便站出来揭露赵颐的真正身世,朝廷上下就会动荡。如何还能容得下赵颐?”
“赵颐身上不仅流淌着北齐皇室的血脉,镇北王还是他的岳丈,手握雄兵。若是赵颐有造反的心思,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,大周的大臣们,谁能睡得安稳?”
说到这里,高副使微微一笑:“朝臣会忌惮他们,联手死谏,将赵颐驱逐出大周,并且打压镇北王府。”
只要大周打压了镇北王,失去了这股中坚力量。
北齐就不会再败北了。
齐王听了高副使的话,心情好转了一些。
他冷睨着高副使:“大周是如何将我们北齐的皇子,带回大周抚养的?”
高副使笑容僵硬,宫里的人都是看菜下碟,赵颐的生母不受陛下宠爱,陛下对赵颐更是没有放在眼里,宫人们如何会尽心尽力的伺候赵颐?
宫人禀报赵颐夭折的消息,陛下都没有去看一眼,只是让宫人处置了。
他们都以为赵颐是死了的,几乎遗忘了深宫内,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皇子。
直到北齐战败了,他们出使大周来谈判,帝师将赵颐还活着的消息,告诉了他们。
帝师少年成名,惊才绝艳,却并不得北齐帝重用。
直至他化解北齐帝被废黜太子之位的危机,方才被器重。
北齐帝做的许多决策,都需要过问帝师,对帝师极其信任。
这种情况在朝臣们看来,就是帝师与北齐帝共治北齐。
甚至在北齐帝的潜移默化下,朝臣们有政见会率先过问帝师,以至于帝师在北齐朝中的威望盖过了北齐帝。
第300章 祭祀
“赵颐在北齐不受宠,照料他的宫人说他夭折,皇上并没有在意,只是让宫人处理了。”
高副使皱紧眉头:“谁知这个宫人被大周收买,与大周的使臣里应外合,将孩子从宫里偷出去了。”
齐王听到父皇对赵颐如此不上心,脸上的阴云散去,倒来了几分闲情逸致:“我们把戏台子搭起来了,端看靖安帝如何把这一出戏唱下去。”
高副使笑了起来:“下官也很期待。”
想必这一出戏,会唱得十分精彩。
-
皇宫,太极殿。
锦衣卫向靖安帝禀报:“皇上,宫外都在传小赵大人是您的子嗣。”
靖安帝搁下手里的《圣训》,站起了身:“你说什么?”
“皇上,小赵大人是您子嗣一事,在宫外传得沸沸扬扬。”锦衣卫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锦衣卫查到消息是北齐使臣散布出来的,恐怕是想要引起大周内乱。”
靖安帝神色冷肃,稍微一想,便推测出北齐的心思。
北齐知道仪贞在他心里的地位,吃准了他不会揭露赵颐的身世,否则仪贞最后的尊严都没有了。
如果他不澄清的话,便是默认了赵颐是他的子嗣,那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