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果却牵扯出私造兵器一事。

誉王拥有神兵利器,若要反,京城将会血流成河。

“按照大周律例,私藏军器者,一件杖八十,每一件加一等。私造者,加私藏罪一等,各罪止杖一百,流放三千里。”

靖安帝心里有了定夺:“朕念你是为了江山社稷,方才冒大不韪私造兵器,便不治你的罪。兵器坊移交给瑞王掌管,你便安心养病。”

誉王一愣,他特地将瑞王引到凤形山,便是想要靖安帝恼怒瑞王。

可父皇非但没有处置瑞王,居然将他的兵器坊移交给瑞王?

他的脸色变幻了一瞬,心中明白是父皇的制衡术,叩首道:“儿臣叩谢皇恩。”

靖安帝吩咐内侍:“扶你家主子回府安养。”

内侍连忙扶着誉王离开。

瑞王垂下眼帘,遮掩住眼底一闪而逝的晦暗。

兵部一案,重重拿起,轻轻放下了。

他万万没想到誉王来一招釜底抽薪,全身而退了。

可想到父皇将誉王的兵器坊交给他掌管,心里的不痛快散了大半。

他之前以为父皇会治他的罪,如今将兵器坊交给他,便是透露出不会治他罪的讯号。

瑞王跪在地上请罪:“父皇,儿臣此次办事不利,还请您责罚。”

“此事并不全是你的过错,朕便不罚你,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。”靖安帝拿起手边一份名单,示意曹公公递给瑞王:“名单上的人,牵扯到私盐一案,朕交给你去处理。”

瑞王拿到名单,上头写着七八个人的名字。他暗暗吃惊,名单上的人几乎都是手握实权,身居要职。

其中有一个与凌家来往密切。

几乎是一瞬间,瑞王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,名单上的人是誉王的爪牙?

想到这里,瑞王似乎得到了某一种暗示。

父皇要剪除誉王的势力,是否意味着父皇并没有立誉王为储君的打算?

瑞王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,暗自下了决定,务必要将私盐一案,办成铁案,以此获得父皇的肯定。

“父皇,儿臣必定不会让您失望。”

瑞王收好名单退下。

殿内的人全都散去,候在外头的邓公公,进来通传:“皇上,长公主在养心殿等您。”

靖安帝收整好情绪,动身去往养心殿。

长公主身着华服,端坐在榻上,手里拿着一幅画像。

靖安帝站在长公主身侧,眸光落在画像上。只见画卷里画着一位十五岁的少女,坐在秋千架上,笑容烂漫。

这是他画下仪贞十五岁时的模样。

仪贞及笄礼那一日,他特地搭了一架秋千,算作送给她的及笄礼。

仪贞看到秋千的时候,一脸惊喜,迫不及待的要体验。

她坐在秋千上的那一刻,仿佛所有的苦难都离他们而去,她笑得极为开心,像是娇养在深宫里无忧无虑的公主。

当日她做了极为丰盛的晚膳,分享一个好消息:“皇兄,我前几日被人欺负,太子出面救了我。他很同情我们的遭遇,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,送你回到大周。”

他们忍辱负重,努力活下来,就是盼着能回国。

真当这一日到来了,有一种做梦的不真实感。

他沉寂的眼底流露出一丝光彩,那是对能够逃出敌国的渴望与欣喜。

这意味着他们的苦难即将要结束。

下一刻,他抿紧唇角,询问道:“只有我?”

“皇兄,我们两个都是质子,如果一起离开的话,反而会连累了太子。你先回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,再来接我回国。”

仪贞眼底布满了对未来的憧憬,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松:“你不必担心我,太子是个温和宽厚的人,有他庇护我,那些权贵子弟,不会再欺辱我。”

北齐太子的名声极好,拥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,乐善好施。

他带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