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在萧琰身上下注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个。
他觉得萧琰这人人品靠得住,没有任何不良癖好,对待身边的人不热情,但绝对非常体贴事儿少,他很多资源都是自己得来的,却从来不插手经纪人的工作。
这个人看着不大管事,要是不清楚的人,准以为赵纪仗着艺人年轻把持住了他。
赵纪也曾开玩笑一样问过他:“你这么放心我?就不怕我起了坏心,或者什么时候眼光出了错,把你带坑里?”
“我相信你作为经纪人的职业素养,而且,失误――小的,人都难免,买个教训就好,大的,我也看着,会提醒你的。”
这话没有什么套近乎的我相信你,透着那么几分带着人情味儿的公事公办,却叫赵纪觉得熨贴。
好话谁不会说?
说了不算,得自己清楚才好。
他觉得萧琰这个人,年纪不大,却很清醒,他或许不说,但心里却一清二楚。
比如他给经纪人挑剧本的权力,决定权却仍在自己,很多事情他基本不管,完全相信公司和经纪人的样子,最后一锤定音的却仍是他。
赵纪不想像圈子里的一些经纪人和艺人一样,称兄道弟就差没拜把子。
靠人情维持的关系在利益面前一次又一次被证明不够牢靠,反而是带着几分朋友交情的工作关系,往往能维持很久。
而且萧琰还是一个淡薄金钱的人。
好吧这么说有点恶俗,但萧琰这个人是真的不怎么把钱财放在心上,日常生活中吃的用的合他心意就行,既不追求跑车,也不追求名表,连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娱乐场所也从来不踏足,活得挺实在。但给身边的人发红包却很大方,一点儿不抠搜。
赵纪觉得,只要自己端住,发生经济纠纷的可能很小。
萧琰把这些东西看完,然后用碎纸机粉碎。
他看得很快,赵纪却知道他一定看进去了。
萧琰有时候老成心细得不像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。
提着行李进组后,电影正式开拍。
第五十四章 (捉虫)
“萧哥好。”
“萧哥来了。”
进了剧组的这几步路虽然短,打招呼的人却不少。
萧琰也会回应,虽然不热络,但态度是温和的,也没高高在上。
得益于赵纪在对外的时候,把萧琰往沉默寡言而又高冷神秘的男神形象包装,他话少倒没人奇怪,只感叹一句本人跟对外形象真接近。
赵纪也是有苦说不出。
现在什么形象吃香,逗逼、吃货、暖男、小奶狗这样的人设最吃香,已经不是十多二十年前粉丝把明星当遥不可及的神的年代了,那时候真是怎么高冷怎么来,人设怎么酷炫怎么来,逼格越高越好。但现在的粉丝却希望明星能接地气,希望能拉近和他之间的距离,越能放下架子的明星,网上喜欢的人越多。
但先不说那些人设他就算炒起来,萧琰本尊只要一出镜就能分分钟告破,就说齐漠那里就特意跟他打过招呼,对萧琰放宽松,别违背艺人自己的意愿。
到最后,经纪人也只能根据萧琰本身形象性格,往高冷沉默的男神方向打造。
“我们的苏维伤来了,快坐,我们聊聊你对人物的理解。”刘琼笑着道。
看到导演的态度,剧组的人更客气了。
把萧琰的东西收拾好,水杯这样要入口的放在随身背的小背包里,韩婉和周粥一起去给剧组的人搭把手。
萧琰事情一向少,不需要他们时时刻刻跟着。
“刘导。”
刘琼显然心情很好:“你对人物理解有什么问题吗,提出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。”
《格桑花开》讲的是一个存在于记忆中的爱情故事。
叶桃夭在迈入三十岁的最后一年进行了一场旅行,草原、荒漠、蒙古包和雪山,从繁华的都市到寒冷的高原,从草原上的雾气,到布达拉宫响彻长天的诵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