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几年就面目全非……”
“可见这酸腐人家出来的姑娘,到底上不得什么台面。碰上个老实的也还罢了,要是那不老实的,仗着自己识几个字,会作几首酸诗,只比那什么都不懂的更会兴风作浪。”
苏珩不知苏二太太意有所指,闻言只笑了笑,“母亲今日火气怎么这么大?府里谁不知道父亲最看重的就是母亲,其他人又怎值得您介怀……”
苏二太太见苏珩面色如常,一时也拿不准自己的话他听进去没有,听进去多少,又恐怕此时点得太透反而叫他秋闱分心,遂啐他一口,骂道,“天天读圣贤书都读哪去了?连自己老子娘也敢打趣!”
苏珩淡笑了下,才正色道,“儿子明白母亲的意思……可今日之事,虽是三妹妹的过错,但是二妹妹身为姐姐,没有及时制止,亦有失职之责。兄弟姐妹本就该相互扶持,相互提醒,而不是互相拆台……瑜姐儿自己也该引以为戒。不然旁人见咱们家,自己人尚且不是一条心,岂不是越发让人看低了?”
苏二太太深以为然地点点头,“你顾虑得很是。我会跟她们说的。”又亲自给他盛了碗冬瓜薏米猪骨汤,关切道,“听下人说你一回来歇都没歇,就去了书房……读书固然要紧,也要注意休息,不然累垮了更加得不偿失。”
苏珩忙接过来,也知道今天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,再多就过犹不及了……便笑着道,“母亲今日不是还怪儿子不好生待在家里温书么?儿子自然要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……”又笑嘻嘻地问她,“母亲这会子莫不是又心疼了?”
“油嘴滑舌。”苏二太太没好气地瞪他一眼,也笑了,“快喝你的汤吧!”
第14章 夫妻
这厢苏珩还没用完晚饭,京里的苏二老爷也回来了。
听雪堂又是加菜又是热酒,一时间丫头们进进出出,好不忙碌。
因跟儿子也有好些日子没见,待用过晚膳,二老爷少不得又考校了苏珩一通,看得出二老爷对自己儿子的学问还算满意,只简单点评了几句,便放他回书房了。
却说苏二老爷虽有娇妻美妾,可实则却恰如苏珩所说,在他心中最看重的只有妻子李氏。当年两人不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李氏也是他自己实实在在喜欢的。
只是这男人大抵总有些贪心不足的毛病,当年二太太怀苏珩时,苏二老爷由上峰撮合纳了好人家出身的江氏,很是过了些红袖添香的腻歪日子。偏那江氏不但温柔多情,善吟诗作对,还是个好生养的,一进门就接连诞下苏瑞苏蓉兄妹,以致下头两子两女年纪都十分相近。
苏二太太嘴上从没说过什么,且这些年对几个孩子都视如己出,可她越是如此,苏二老爷越觉得有愧,且随着年岁渐长,事业心愈重,对那男欢女爱之事也就慢慢淡了,如今每常回来,若不宿在书房,便多是宿在二太太房里,两人因不能时常见面,反倒生出些小别胜新婚的意思,见了面总有许多话说。
苏二太太同是世家出身,眼界气度不是那些通房姨娘之流可比,有时她的一些见解也让苏彻大为受益,心里自然也就越发敬重嫡妻。
待到晚间夫妻俩要安置时,苏二太太一边卸着朱钗,一边跟苏二老爷聊起今天上香的事,“老爷觉着柳家如何?”
苏二老爷正歪在床头看书,闻言微怔了下,挑眉问,“柳家?”
“是呢。”苏二太太散下一头乌黑的秀发,拿梳子慢慢梳着,笑吟吟道,“今儿柳夫人还问起我,咱们二郎今年是否有意下场……我估摸着,她许是有那方面的意思。”
苏二老爷哈哈一笑,“你们妇道人家就是多心……人家也说不定只是随口一问呢。”
苏二太太回头嗔瞪他一眼,责备道,“你哪里懂我们这些做母亲的心思……”又细细与他分析,“他们家四姑娘跟咱们瑜姐儿蓉姐儿差不多年纪,人长得漂亮不说,性情也十分的好,落落大方,进退有度,我素日里瞧着,倒是比咱们家的姑娘都强些……”
苏二老爷淡笑笑,“你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