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(1 / 2)

这也是她的最后一场面试。她没有这个资本和底气把目标吊死在一棵树上,广撒网是包括她在内的普通学生的选择。

申请S区的大学还需要推荐信,推荐人需要尽可能的有名望,何筱柔的推荐信是拜托何老师写的。

“你艺考结果出来了吗?”面试完就是文化课的集训,没想到在补习班遇到了同班的文艺委员,两人三年都没说过什么话,却在陌生的补习班因为是唯一的同班同学而成为了同桌。

“出来了。”

“怎么样?”

“还可以。”

“跟你说话可真费劲。”

“......”何筱柔不懂是哪里费劲。

过了一会儿,菲菲似乎忘了刚才的不快,问她:“你是B区人?”

“嗯。”

“看不出来。”

她不懂什么叫看不出来。这时数学老师就进来了,“上课!”

这个集训班上的同学都是艺体特长生,他们大多成绩不咋地,可能学习态度也不算认真,包括何筱柔旁边的这位美女,不过到了最后几个月,父母花了大价钱送孩子到补习班集中上课,他们竟也有了些改变,一个个都成了学霸摸样,下课嘴里讨论的都是题。

何筱柔的父母为了让她学音乐,上名师小课又课外补习,赚钱B区的钱承担着她A区的花销,尽管没到借款的地步,但这个家庭每月的收入却因此没有剩余。

而这些都只是开始,今后她如果要上大学还会有更多的开销,父母牺牲自己将一切倾注于她的争吵矛盾都历历在目,如果她不努力那真是罪大恶极。

第0021章 揭榜

终于到成绩揭晓的这天,A区艺术院校的录取方式主要参考艺术、文化两个方面。

S区的中央音乐学院却不同,中央音乐学院一年招收歌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50人左右,录取没有排名,录取了就是录取了,没录取就是没录取,没有为什么。

她没有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。

努力准备的申请材料和推荐信都打了水花,她还是不禁有些失落。

幸好她被枫叶大学声乐系录取了。

“留在A区最好,留在A区也不错了。”陈梅芳说。

“S区的学费也负担不起,你要真去了,我跟你妈还得卖房子,现在这样真挺好。”何勇松了口气。

沈丹听说后直说:“早说!老陈这种事你不跟我讲一声,筱筱要考什么中音应该找我呀!”

沈阿姨似乎在S区有些人脉。

高考完她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B区家中,高中三年几乎没回过家的她一路上发现自己真的长高了很多,街上无论男女老少,她几乎都是平时甚至俯视,而她走在人群中也不知为何格外地引人瞩目。

“筱筱又长高了,眼镜怎么没戴了?近视好了?”外婆问。

“我暂时取下来而已。”戴着眼镜时不知道被多少人说老气横秋长得像语文老师,她尝试着想要变清爽些,尽量别让十几岁的中学生叫自己阿姨。

外婆又说:“下周回俸禄市,你去吗?”何筱柔一家包括外公外婆住在B区中心市,中心市顾名思义,B区最中心的地方,她长在中心市,但却不生在这里,她生在俸禄市。

俸禄市是她父母祖父母们的老家,都在那里出生长大,直到她的降临,她刚出生不到半年何勇陈梅芳就因为工作举家搬到了中心市,一直带着她离不开的外婆外公也跟到了中心市,而爷爷奶奶还留在俸禄市。

“回啊!”这次回的是外公外婆的老家,老家在农村,老房子还在,但没人打理且设施简陋粗糙,没翻修之前对何筱柔来说更简直是地狱。

那里的厕所不能称之为,不如叫茅坑,粪便直接堆在坑里,长满苍蝇的幼虫蠕动的蛆,充斥着浓浓的氨气味,灯光灰暗;洗澡也在同一个房间。

有一次何筱柔忍不住身上的不适,在那里洗了澡:烧好的滚水和冷水混合,一瓢一瓢地浇在身上,期间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