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(2 / 2)

,常是说爸爸妈妈又发了什么,互相攀比,叽里咕噜报一串,最后得出总结,供电局烟草厂就是不一样。

宋柠心听得云里雾里,全然不知那些名词。出门买东西,人家掏券她掏钱,仿佛市里有两种通用货币。她问旁人,券哪来的,为什么看电影不要钱?超市有现金券?哈根达斯也有券?

同学的回答高深莫测:“我爸妈单位发的。”

天,单位是什么。

宋柠心不知道白送啥感觉。

她只知道自己要买什么,就得掏父母的血汗钱。

有一阵,她非常迷恋在麦当劳和肯德基外面接纷发的优惠券。这种券面向所有人发放,买套餐可以省钱。她蹲点收集券,一张张沿虚线撕好,按鸡翅鸡腿圣代可乐等套餐分门别类,叠放整齐,规划自己的“券”库,假装拥有“白送”的“公平”。

轮到填个人信息表,她参考同学,发现每个人父母都有正式工作,这厂那厂、这局那局,偏偏她想不出自己爹妈的单位。

以前这种东西都是妈妈填的,她问龙蓝,以前你填的什么?

龙蓝说无业。

她无语,跑去问老师,我爸妈不是无业,是卖东西的,我写什么职业?老师叹了口气,像是听到了什么遗憾事,颇为费劲地思索,给她总结答案:个体。

她作为班长收同学信息表,发现每张父母职业一栏都写着密密一行字,“S市铁道师范学院教师”、“吴宫喜来登酒店经理”、“S市工商局副局长”……

全班个人信息表,职业多种多样,宋柠心那张上头单薄的悬挂两个“个体”,显得特别穷酸。

她利用班长的职位便利,偷偷摸摸把自己的信息表藏在中间,不让别人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