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(1 / 2)

黄柳垂首:“回世子,容府一切如常,只是……”他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用词。

“只是什么?”萧誉语气依旧平静,但握着酒杯的手指却不自觉地收紧,骨节泛起一丝白色。

饶是黄柳深入楚燕十多年,都不曾感受到还有比眼前这位年轻世子更大的压力。虽是寒冬,就这短短几息之间,他额上便渗出一层薄汗,连忙道:“只是右相近日与漠北信件来往频繁,似在密谋大事。”

“漠北?”萧誉重复了一遍,语气听不出喜怒。放下酒杯,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,脑海中浮现出一张意气风发的面容。

容蓁的二哥,容云洲。年少成名,战功赫赫,二十岁便率军镇守漠北,素有“漠北之鹰”的称号。在这之前,让这位少年将军一战成名的并不是漠北,而是十七岁时南疆一役,因其以少胜多、用兵诡谲而盛名。

萧誉随父征战时与他见过几面,印象十分深刻,不得不承认容云洲此人确实有些手段。许是常年驻守边疆的原因,容云洲相貌与常年在盛京的容蓁、容平章二人并不是很像,气质更是不同。

萧誉眼底闪过一丝精光,难怪容玉山那天提醒容蓁时会那样说。两国之间征战在所难免。不过容玉山有句话说的不对,对容云洲若要说对他的想法,倒说不上仇恨,相较而言,萧誉更多的是对这少年将军的欣赏。

“容云洲……”

黄柳低着头,不敢错过萧誉脸上一丝表情,试图揣测他的心思。

“正常家书倒不必联系频繁,若并非正常家书,又为何事?”萧誉摩挲着酒杯的手指一顿,抬眸看向黄柳,深邃的眸子仿佛能看透人心。

黄柳心头一凛,连忙答道:“属下无能,尚未查探清楚。”

“继续盯着容府,有任何异动,立刻来报。”

“是。”黄柳低着头,恭敬地应道。

萧誉收回目光,端起桌上的酒杯,浅尝了一口。沉默片刻,突然开口,“江南那边的事情如何了?”声音清冷,漫不经心地仿佛随口一问。

“回世子,江南那边一切正常,郑氏的势力已经尽数被我们接手,不日便可掌控江南的经济命脉。”

萧誉满意地点了点头,他想起容蓁曾经说过,江南的织锦天下闻名,她一直想去看看。

“世子?”黄柳见萧誉脸色有异,试探着唤了一声。

萧誉回过神,眯了眯那双细长的双眼,脑海中浮现出方才在容府寻梅坞与容氏父子二人商议时的画面。容玉山端坐于书案后,手中握着一卷书册,神色凝重,“陛下此举,意在削弱朝中各方势力,我等不可不防。”容平章则坐在左下首,闻言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。

“妹妹想的不错,为今之计,只有先找一第三方势力的人顶上吏部尚书一职,方可稳住朝局。”

“不知右相心中可有人选?”萧誉看向容玉山问道。

只见坐在上首的人沉吟片刻,眼底闪过一丝光芒,缓缓说道:“我心中倒有一人选……”

“还请容相告知。”

萧誉语气谦和,面上更是温润,恍若一位温文尔雅,颇有君子之风的世家公子,而非那个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“杀神”。

“此人来自古老世族秦氏,名唤秦桓,为人刚正不阿,才华横溢……”容玉山在说道秦氏一族时,眼底是掩盖不住的赞赏之意。

身处望月楼雅间,周身清冷的人想到此处,眸色一沉,“黄柳。”

“属下在。”黄柳连忙应道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“你对秦氏了解多少?”萧誉紧了紧眉间问。

“秦氏一族,世代清贵,族中子弟多在朝为官,是楚燕不可小觑的世家大族。”

“秦桓此人如何?”萧誉语气淡淡,听不出喜怒,却还是能听出一丝若有若无的顾虑。就连萧誉自己也不能知晓,这一丝的顾虑从何而来。

黄柳沉吟片刻:“秦桓此人,颇有才名,年少便高中状元,入仕后平步青云,深得先帝赏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