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(2 / 3)

励精图治,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繁华。朕意,广纳贤才,为我朝注入新鲜血液,青年才俊为朝廷效力,为百姓谋福祉,共创盛世伟业!诸位卿家之子皆是人中龙凤,今日也正好借此机会,在殿前一展才华,也好让朕和各位卿家,都能见识见识我楚燕年轻一代的风采。”

楚绍话音刚落,下方百官纷纷起身,三呼万岁。

此后,殿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,不少人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神。

容蓁端坐在凤椅之上,观察着楚绍的一举一动。也悄无声息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,嘴角始终噙着一抹得体的微笑。他这番话,看似慷慨激昂,实则暗藏锋芒。

“广纳贤才”?呵,这是要借机提拔自己的心腹,打压异己吧?

容蓁心中冷笑,她知道,楚绍这是在试探。试探她,也试探朝臣。楚绍这人,最是多疑狠绝,如今这副虚与委蛇的模样,自是在打着什么主意。

坐在容蓁下首的宋冉琴,掩唇轻笑,声音娇媚动人,“陛下所言极是,只是臣妾愚钝,不知陛下口中的‘一展才华’,指的是哪方面的才华呢?”她今日穿着一袭华丽的宫装,头上戴满了珠翠,显得雍容华贵,只是那双细长的丹凤眼中,却闪烁着算计的光芒。此时红唇微启正一边说着,一边状似无意地用眼角余光瞥向容蓁。

容蓁保持着得体的微笑,仿佛没有看到宋冉琴眼中的挑衅。

“皇后以为如何?”楚绍没有回答宋冉琴的问题,目光转向容蓁,将矛头对准了她。

容蓁不动声色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手帕,下一刻含笑看着问话之人,缓缓起身,朝楚绍盈盈一拜,语气恭敬而温婉:“回陛下,臣妾以为,所谓才华,不拘泥于形式,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,只要有益于江山社稷,有益于百姓苍生,皆可称之为‘才华’。”不卑不亢,落落大方,完美地展现出一国之母的风范。

“皇后所言甚是。”楚绍笑着点头,目光却依旧紧紧地盯着她。

宋冉琴见楚绍话说了一半,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容蓁,眼尾微扬语气突然变得凌厉起来,“若是空有满腹经纶,却不懂得如何付诸实践,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。”

容蓁如何听不出那话里的意思,不慌不忙地反问:“贵妃妹妹此言差矣,古人云:‘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’。”顿了顿,目光扫过下方,落在宋冉琴身上,“不知淑贵妃可曾读过《汉书》?”

宋冉琴没有料到容蓁会将矛头指向自己,微微一愣,掩唇笑道:“妹妹愚钝,平日里只喜欢研究些琴棋书画,又不像男子那般需明究经世之道,对那些枯燥乏味的史书实在提不起兴趣。”她这番话,看似是在自谦,实则是在暗讽容蓁。

容蓁自不会让她得逞,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淑贵妃此言差矣,《汉书》中记载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,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故事,又岂是‘枯燥乏味’四字可以概括的?”

看着宋冉琴的目光如同战场上将士的刀般凌厉,起身对着楚绍盈盈一拜,语气依然温和谦逊,“臣妾倒是记得,《汉书外戚传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:汉武帝时,皇后陈阿娇因妒生恨,使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,最终被废黜后位,打入冷宫,皇后陈阿娇行此等事可谓众位宫妃前车之鉴。”

话音刚落,大殿内一片哗然。容蓁这番话,明眼人都瞧得出是在暗讽宋冉琴心胸狭隘,善妒成性。宋冉琴脸色瞬时惨白,本打算当着百官让容蓁脸面尽失,却怎么也没想到,平日贤良温婉的皇后竟口齿如此伶俐。她张了张嘴,想要反驳,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开口。心中恼怒,不敢发作,恨恨地瞪了容蓁一眼。

“皇后娘娘博学多才,妹妹倒是需要多向姐姐学习。”宋冉琴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怒火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向容蓁行礼。

楚绍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,他原本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容蓁,却没想到,平时难占下风的宋冉琴竟然会被她反将一军。他深深地看了容蓁一眼,意味不明地说道:“皇后方才所言,朕深感认同,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,从中汲取治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