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(1 / 2)

“张阁老,近日朝中参你的折子不少,说你去沧州知府衙门大闹了一场,还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,甚至将沧州知府的儿子绑回了京城。”

平日里每日都有弹劾张安夷的折子,只是这几日,御史们参张安夷的折子比平时要多。

张安夷似乎早就料到了裘太后宣自己进宫所为何事。神色之中丝毫不见慌张,诚恳地说道:“请太后娘娘明察,臣对皇上、对光华忠心耿耿,并未说过任何大逆不道的话,更不会有别的心思,一切皆事出有因。”

忠于皇上、忠于光华的江山社稷,唯独不提忠于太后裘氏。

“哦?有何原因?”裘太后笑了笑。

张安夷道:“臣目前还在查证,等证据确凿了自会禀报。”

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此刻不会说了。

看着他这副表面上看起来恭敬,实际上对自己丝毫不畏惧的样子。裘太后眼中闪过冷意,随后脸上的笑容越发明艳了:“那就等张大人查实了再告诉哀家。若是到时候张大人什么都没查出来,那可要想想如何堵住悠悠众口了。”

“多谢太后娘娘关心。”

从裘太后那里离开后,张安夷便去了内阁。

“听说太后刚刚召见你了?”沈未打量着张安夷的神色问,“因为最近参你的折子?”

张安夷一边拿起案上的急待处理的文书看着,一边点了点头。

沈未自然不担心他会吃什么亏,只是道:“我看了那些折子,都是跟沧州知府孙振有关。听说孙振的夫人跟太后是闺中密友。那些整日除了弹劾旁人就没事做的御史言官恐怕都被当了枪使。”

她说话的时间里,张安夷已经飞快地看完了一本地方官上奏的折子,抬起了眼睛看了看她说:“这些御史不成气候。”

听出他话语里带着的毫不掩饰的不屑和轻视,沈未笑了笑,随后又摇了摇头,揶揄道:“张二你最近心情欠佳,连带着说话都有些伤人。”

张安夷勾了勾唇没有搭理她,而是将手里刚刚那份看完的奏折递给了沈未。

沈未接过看了看之后,压低了声音说:“又是参金陵织造的折子。这金陵织造可是太后的娘家。”

“几个月前的折子了,被压到了现在才到内阁手上。”张安夷说道,“裘氏外戚在江南一带现在权势更大了。”

沈未点了点头。说:“那一带积弊严重,正在下雨,若是雨势大,那么先前的问题都将暴露出来,尹济是太后的人,派他去巡查确实是个妙招。”都是裘太后的人,两方争斗,无论哪一方失败,都是裘太后的损失。

“如今圣上年纪还小。裘太后垂帘听政。”张安夷的目光落定在案上袅袅飘着青烟的香炉上,悠悠地说道:“只是这光华的江山,不能落在外姓手中。”

金陵城之中。

阮慕阳一睡就是大半日,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。

她是被外面的声音吵醒的。

睡了一觉身子好受多了,她起来走向床边打开窗子往外面的街道望过去,只见官差正与流落街头的难民拉扯着。年轻力壮的已经被抓取巩固堤坝了,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。

难民们哭喊着请求,官差们不为所动,只是道:“这是知府大人的命令。还不快走?”

老弱病残哪里经得起推搡?再加上官差们的动作粗暴,叫人看着不忍心。

这时,珐琅从外面推门进来了。

“夫人,您醒了?感觉怎么样了?”

“好一些了。”阮慕阳回头问,“合月他们回来了吗?”

珐琅摇了摇头。她怕阮慕阳吹风,走到她身旁想把窗子关上,在看到外面街道上的情景的时候叹了口气,说:“这金陵知府真不是什么好官,将能干活的难民全都抓走了。竟然还要将他们的父母、妻儿赶走。”

“什么?”阮慕阳不敢相信,“这金陵知府竟然敢这么做。”

珐琅道:“夫人,听说这金陵知府上面是金陵织造,与金陵织造是姻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