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彦靠在罗汉床上,闲极无聊,便看一看关乎边城风土人情的书。

想着若去边城,那可是他这么多年要出的最远的远门了。

冬日里,日短夜长的,日子倒也过的很快。

很快也就到了腊月初六。

一大早的,姜彦便起来梳洗。妆扮的差不多了,便听到外头闹哄哄的,元芷出去一问,才知晓是宫里来了人。

皇上和皇后都给了极丰厚的赏赐,姜家宗族众人都去外头瞧热闹,沾沾这等风光喜气。

过了一小会儿,齐嬷嬷便来寻姜彦。

“嬷嬷怎的来了?”姜彦忙招呼着齐嬷嬷坐。

“娘娘让老奴来瞧瞧公子。”齐嬷嬷含笑打量着姜彦,“咱们公子妆扮起来,那真是满京城的美人都失了色。”

“可不是。”元芷也笑着附和,亲自给齐嬷嬷斟了茶,又拿了几样点心。

“嬷嬷这话说的,若让外头人听了去,怕要觉得我脸皮子真厚,这般自夸呢!”姜彦略带羞涩的笑了笑。

“公子到底是长大了。”齐嬷嬷有些感慨。“老奴还记得公子在襁褓中的样子呢!这细细一想,竟过去这么多年了。”

齐嬷嬷说着,眼眶红了红,随即又笑了,“看我,这大喜的日子,说什么呢!”

齐嬷嬷小心的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来,小小的盒子打开,里面是一只极品的翡翠镯子。

“前两年娘娘得了一块好料子,拢共做了一对镯子、一对玉佩。镯子娘娘留了一只,这一只是给公子的。玉佩一块在皇上那,一块则给小皇子留着。同料同心,这也是娘娘的心意。”

姜彦捧着锦盒,鼻子发酸。

“替我多谢阿姐。”

“勇毅侯是公子自己选的,成婚后便好好过日子。若有委屈之处,尽管让人给娘娘递话,无论何时,娘娘都会护着公子的。”齐嬷嬷握了握姜彦的手,“娘娘和小皇子一切都好,公子不必挂念。”

“嗯。”姜彦重重的点头。

听竹急匆匆的跑来,说迎亲的队伍到了,齐嬷嬷这才起身告辞。

常锦年亲迎,同姜彦一起拜别襄国侯和窦氏。

夫妇二人照例说些叮嘱之辞,窦氏看着姜彦,渐渐红了眼眶。

“父亲、母亲放心,小婿定会好生照顾阿彦。”常锦年握住了姜彦的手。

成婚虽是喜事,可真到了拜别父母这一刻,姜彦还是很难受。

他知道,自此之后,他有新的家,和爹娘相见的日子便注定会很少。

一时间,浓烈的情绪翻江倒海似的,满心的酸楚。

第111章 乖,喊夫君

姜彦郑重的拜谢了父母养育之恩,这才同常锦年离开了襄国侯府。

周围一直很热闹,姜彦却始终沉浸在离家的伤感中。

因着两家府邸相隔并不远,迎亲的队伍特地绕了个大圈子,多走好几条街。

元芷在轿外低声和姜彦说着话,也就说些围观者众,都欢欢喜喜的抢迎亲队伍撒出去的铜钱和喜糖……

固然自己不能亲眼所见,可只是听着动静,姜彦也知晓外头的确是很热闹。

这一场大婚,常锦年下足了工夫,极为风光。

到了勇毅侯府,经了一番繁琐的成婚礼仪,在被送往新房的路上,姜彦的一颗心越发的安定下来。

他和锦年是真的成亲了,到了此时,才有了尘埃落定的心安。

盖头被掀开,满眼的红霎时有了其他的光亮,姜彦缓缓抬眸看向常锦年。裙↗紸>号三貳0医凄}0【凄)医 肆}六%

入眼也全是红色,屋内被布置的十分喜庆,那个如玉的公子也是一身的大红喜服。

盯着常锦年看了好一会儿,姜彦竟有些恍惚。

常姑姑说起过,常锦年的相貌像母亲,故而生的俊秀儒雅的好相貌,公子如玉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

初见之时便觉得,这是哪来的谪仙人,映衬得自己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