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滢滢已经转过身去,她正兴致勃勃地试着毛衣。宽松的衣服也遮挡不住她玲珑的曲线,元倩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,顶着元欣要吃人的目光,又捡了两块肥皂,一套牙刷牙膏。

自从结婚以后,除了元滢滢生理期,两人总要胡闹到半夜。但因为是年轻人身体好,除了有黑眼圈之外没什么不舒服。可今晚,元滢滢格外安静,她似乎爱透了那件黑毛衣,穿着照镜子怎么都照不够。最终成磊没忍住,来了一句:“信我是不会写的。”

元滢滢没理他,试够了毛衣整齐叠好收在衣柜里才回答成磊:“那我就找人写,你签名或者按指印都行。”

这听着像地主剥削长工的时候,逼迫写的卖身契,成磊当然不愿意。

元滢滢没有耐心好商好量地劝他,元滢滢心想,既然成磊是铁定要回城,那就越早越好。反正她是不会和成磊离婚,成磊要进城享福她要跟着去。既然如此,当然是早享福早好。

成磊不知道元滢滢心里的小九九,他只是坚持原则,绝不可能道歉。

元滢滢当即指着成磊骂,说他没良心,明明能过好日子,非要她留在农村吃苦。元滢滢骂人,当然不是像普通的农村妇女泼妇骂街,什么脏话臭话都往外冒,她声音清亮,如果不听她说的内容还以为是小旦在唱戏。成磊捂着耳朵,他曾经试着和元滢滢吵架,后果惨不忍睹――吵赢了,元滢滢就抱着他的枕头被子扔出去,让他留在外面喂蚊子。吵输了,元滢滢就冷哼着,微抬起下巴,要接连嘲讽他好几天。和元滢滢吵架,成磊讨不了好,他就只能捂住耳朵当作没听见。

元滢滢拉开他的手,顺势捏着成磊的耳朵。成磊当即站起身,他长得高,瞧着气势汹汹,元滢滢不禁后退几步。但元滢滢可不怕他,她掐着细腰,语气蛮不讲理:“我不管,一个星期内我要去京市,你想办法。”

成磊根本来不及和她计较拧耳朵的事情,甚至心里隐约后悔,刚才不如顺势同意了元滢滢的提议,这样他只需要签字按指印,而现在元滢滢将麻烦都抛给他。至于忽略元滢滢说过的话,成磊根本没想过。这些日子和元滢滢朝夕相处,他早就明白元滢滢的脾气。成磊自以为脾气差劲,元滢滢比起他更甚。

成母把成磊寄过来的信念了三遍,一收到这封信,她什么病都好了。成母催着成父:“儿子都认错服软,你还不赶紧想回城的办法,难道想说话不算话?”

成父无奈摇头,把信递给钟志平:“你看看,这是那小子写的吗,我怎么不敢相信。”

钟志平大致读了一遍,虽然是认错,但语气生硬,但凡成磊找个代笔,对方都会稍微润色,因此这封信肯定是成磊亲手写出来的。

钟志平点头,心里在想,他这位弟妹还真有本事。

第263章

自从回城的政策出来,村长家中格外热闹,每天都有不同的知青上门拜访。往常这些知青自诩清高,这会儿都通了人情世故,手里提着礼物,想争取仅有的两个名额。

村长才知道原来知识分子也会说好听话,而且说的格外动听。村长没给准话名额给谁,但知青们送来的礼物通通都收下,张家因此改善了伙食,舍得放油放肉。身为村长的女儿,张小月自然受到了知青的追捧,她心中洋洋得意,心中却在想,哪个知青不想回城,恐怕成磊也要求她呢。回想起在结婚大席上成磊毫不留情的模样,张小月冷冷想着,等到成磊来了,她肯定要加倍奉还,除非成磊低头诚恳道歉,再承认元滢滢根本比不上她,是成磊当初瞎了眼睛才会选择元滢滢,如今他已经后悔了。

张小月只要想到往常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成磊,会在自己面前低头就忍不住笑出声音。她把成磊来的画面预演了几遍,每天昂着脖子等候成磊登门。但元家格外安静,仿佛回城的消息对他们毫无影响。

村长定好了回城人员名单,这两名知青不是最早来的,也不是干活最出色,但他们送的、许诺过的东西最得村长欢心。临公布之前,村长接到县里通知,回来后脸色发沉,不情不愿地在名单上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