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章(1 / 2)

死去的人会在曾经走过的地方收回自己的脚印,林姨娘一想到宋太太,眼泪立刻汹涌而出,大有决堤之势。

宋绘月无暇去安抚她,而是继续交代:“你一个女子,出门在外并不方便,我让谭然跟你一起去,给他的月银你照旧发,养他一辈子也够了。”

林姨娘哭的哆哆嗦嗦:“我知道,等到了潭州,我带着太太去麓山寺走一遭,给太太在寺里立一个灵位,专门给太太祈福,您不必担心。”

宋绘月笑了笑:“那就好,你到了潭州也不用急着回来,带着阿娘好好看看,阿娘喜欢梅山县的茶,你也去一趟。”

林姨娘连连点头:“我等过了中秋就走。”

“明天就走吧,”宋绘月淡淡道,“我心里惦记着这件事,你不去,我就要亲自去,可清辉还在这里,我也放不下心。”

林姨娘一想也是,大娘子说风就是雨,哪里还能等的了半个月,立刻收起眼泪,揩干净鼻涕:“我这就去叫谭然收拾东西,明天出门前给太太烧个包袱,再点一盏琉璃灯到码头上。”

随后她又想了片刻:“我再去把元元叫回来吧,我走了,谁来伺候您?”

“不用,我又不是没手没脚,吃饭从馆子里叫,衣裳送到街角的蒋婆子那里去浆洗,不用担心我,我自有主张。”

“那您千万要照顾好自己,衣裳的尺寸我给您写下来,您拿去铺子里。”

林姨娘想起来还有许许多多的琐碎事要办,这些事占据了她不大的脑子,让她来不及探索宋绘月这一番交代中的奇怪之处。

她匆忙去叫谭然,谭然得知要去潭州,连忙去把油毡布找出来罩住柴垛,看水缸里水也不够,连夜去把水缸挑满,又给了隔壁香铺伙计一把铜钱,让他每天挑一桶水放到门口。

谭然和林姨娘各自收拾,第二天相国寺钟声一响,三人就在院子里摆上供桌,点起香烛,供了一些果品,就在桌前烧化了金银包袱,点了琉璃灯,捧着宋太太牌位,一路送到码头客船上。

宋绘月将林姨娘和谭然送走,独自一人往州桥走。

两边树影婆娑,几只乌鸦在树上嚎叫,天上的浓云散去,天色已经发青,很快就会天亮。

月光逐渐隐去,青光笼罩着宋绘月,在她身上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,她垂着头走,好像很冷似的打了个哆嗦,浑身都有些颤抖。

她走的很快,一路走到成衣铺子里,交付了银两,做了三身衣裳,然后走去张家。

第三百零五章 十全大补

此时的张家,十分热闹。

府门前灯火通明,悬挂的灯笼都显出了精气神,张瑞的轿子刚从这里出去上朝,张家门子也透露着得意洋洋,盯着洒扫的仆人擦拭门上的兽面铜环。

宋绘月站在张家门前,只觉得周遭的风浩浩荡荡,从四面八方袭来,天低屋高,自己成了一片枯叶,被这风席卷而去。

再大的风,她也挺得住。

迈步跨上张家台阶,门子正要叫嚣不能走正门,定睛一看是女煞神到来,连忙伙同洒扫的仆人一同让开,让出了一条荆棘之路。

宋绘月目不斜视地走,张家如今得势,似乎连花木都格外精神,挂的挂果,开的开花,一片繁华之景。

这个家里,张旭灵在与不在,毫无分别。

她一路分花拂柳,到张旭樘院门外,正要抬脚进去,又停住了。

院子里乌泱泱站满了丫鬟婆子,张夫人正在率领家中女眷对张旭樘展开热情的关怀。

张旭樘在这密不透风的关怀中吃石榴,人坐在榻上,伸长了腿架在小几上,手里剥着石榴,染了满手指的石榴汁也不以为意,神情很无所谓。

张夫人从他手里抢过石榴:“你白担着个风流浪子的名头,现在婚事也退了,房里连个丫头都没有!我这两个可心的给你,你别去跟那些没规矩的胡闹!”

“谁没规矩?”张旭樘拿出帕子擦手,似笑非笑地瞟了两眼张夫人身边含羞带臊的丫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