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(1 / 2)

裴老夫人现场点兵点将:“这也不能把担子都放在一个人的肩膀上,这样人人都累。老大媳妇,你素来身子虚弱,也不让你做别的,你就负责诰命们来往,莫亏了礼数,老四媳妇,你也跟着帮忙。再有老六媳妇,你素来谦和大方,家里的人事你也要开始管起来了,否则将来夫君做官,难道你也要一问三不知吗?”

推掉的管家的任务,还是落在了庾氏身上。

舍娘素来临大事反而不畏惧,她道:“娘,既然您接下管家的事情,那女儿也跟着您一道,一来我也能学些管事的手段,二来,所谓人多势众,到底给您做个伴儿。”

“好。”庾氏见舍娘担心自己,虽然是孩子话,但她还是很感动。

她哪里知晓舍娘是想跟着她弄清楚庾氏到底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?

有裴老夫人发话,对牌很快就拿了过来,鲁氏心想着家给庾氏管,反而比曹氏好,庾氏脾性温和,权欲也不是很重。

倒是曹氏原本小月子已经坐完,不曾想被裴老夫人觉得她太爱闹事了,故而根本不考虑她。她深恨宜娘把事情闹出来,以至于她颜面扫地,愈发恨这个继女。

且不说曹氏这边如何,庾氏拿到对牌,头一件事情就是先要安排僧道念经的地点。

陈妈妈和夏妈妈都各自说了几个地方,庾氏都觉得不妥。

舍娘则道:“母亲,你让管事拿来样式雷来,按照样式雷,再请人看哪个地方好,勘测好了,就开始做法会。”

“是这个理儿,陈妈妈,你去让人把样式雷拿来。”庾氏觉得非常难的问题,在女儿这里往往片刻便有了办法。

等陈妈妈离开,舍娘又上前道:“娘,僧道的羹饭,念的经文,里面的香火,法器,这些都要拨两拨人过去看着,一拨专门负责和尚,一拨专门负责道士,您可想好了人选?若没想好,可以去问问二伯母和五伯母,让她们荐几个她们得用的人来 。”

庾氏转念一想,此计甚妙,可以交好两房,至少明面上她们不会发难,再把她们得用的人都全部弄到一个地方,这样若是缺人,就直接让自己的人上。

翠兰立马去传话,鲁氏见庾氏如此尊重自己,不似曹氏那般还没开始就棒喝,倒是笑道:“你主子倒是谨慎的很。”

“二太太不知道,我们太太说她是赶鸭子上架,只想着把老太爷出殡了,将来把管事权还回来,她已然焦头烂额,故而让奴婢请您的示下。”翠兰很会说话。

鲁氏听了之后,倒是给出几个人的名单,翠兰记下了,又去曹氏那里如法炮制的说了一回。

此时,庾氏已然选定了在灵堂的大厅让僧众念《大悲咒》,又定在听琴阁里打醮。

中午,舍娘和丽娘陪庾氏一起用饭,丽娘不愿意吹冷风,也不愿意操心,自是不会跟舍娘一般陪着庾氏办枯燥无味的家事,但舍娘不怪姐姐。

到底这些日子相处以来,丽娘还能时常关心自己,比想象中要好,更何况,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,个人本因虽然很重要,但前世丽娘和她姐妹二人分别由不同的人抚养,外因也是相当重要。

况且,这个时候,也不是内斗的时候,应该一致对外才是。

庾氏管家,饭菜也很丰盛,但也不敢大鱼大肉被人看见,路上驿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,现下人来人往的,都是茹素,等七七之后,才能吃荤。

只不过庾氏刚吃没几口,就有人上前说事,说是康平县主还有郡守夫人来访,让她吩咐厨下准备茶饭。

裴老太爷一度是入阁的热门人选,现下虽然是猝然去世,但河东裴氏亦是大族。

舍娘却知道这也算是裴家最后的荣光了。庾氏放下碗筷,亲自去安排茶饭,舍娘则继续和丽娘用饭。

用完饭后,舍娘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母亲,准备出去找庾氏。

却见丽娘道:“这个时候你出去做什么?”

“我这么出去自有我的道理,你要不要和我同去?”她问。

丽娘摇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