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(1 / 2)

这掌事姑姑名叫兰若,打小和裴皇后一处长大,见她如此,忙道:“四皇子为了娘娘寿辰,亲自抄写了一百个不同字样的‘寿’字,可见其孝心了。”

“我并非是为了他。”裴皇后摇头。

兰若笑道:“难不成是为了皇上?您也真是,今日您还劝皇上走,皇上明明有流连之意的。”

裴皇后失笑:“皇上的心都已经飘到徐昭仪那里了,我岂是如此不解风情之人?说起来,皇上待我无有不好,刚娶我时,我虽然算不得受宠,但家里也是跟着享福了的,只是不能跟元后比罢了。”

“皇上待元后再重,她也不在了,您不必担心。”兰若知晓很多人拿裴皇后和仁德皇后相提并论,连陛下本人都有些……

裴皇后摇头:“我也不是在想元后,那时我被册封皇后时,恩宠之盛,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赶得上。只是,你不懂,我这一生,看似圆满,总有许多遗憾之处。”

兰若道:“您可是为了四皇子亲近关淑妃难过?”

裴皇后笑道:“怎么会呢,他和他们都交好才好。我又不是栗姬,这点分寸还是有的,关淑妃生了三位皇子,我若是让四皇子仇恨弟弟们,反而让皇上不肯放心托付江山给他,认为他登基后必定会苛待弟弟们。”

“那您是为了太子之位吗?”兰若把太子两个字说的很轻。

堂堂嫡子才封了个庐陵王,连太子都不封,怎地不让人揪心?

裴皇后这才点头:“俗话说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只有老四平稳的在那儿,没人能够越过他去。可是皇上龙体安康,怕是难了。”

皇上身体太好,就意味着对年长的儿子愈发提防,也就是说她的对手一直都不是关淑妃,而是皇帝。要知道她儿子也有不少大臣支持,毕竟是正统嫡出,为人虽然有些优柔寡断,但是也没有大过错。

可如今看情形,她做太后的心愿怕是遥遥无期了。

只能在这后宫熬着,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啊?

她的心事,怕是只有兰若了解,兰若道:“娘娘,您在这后宫熬着真苦!”

就像一个黄金笼子,把人关在里面,隔断亲人朋友,就连坤宁宫的下人也是每三年换一批,若非自己,娘娘怕是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

裴皇后微微叹了一口气:“是啊,这后宫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,我虽然是皇后,却也如皇帝的臣子一般,伴君如伴虎,过的如履薄冰,可你是知道的,我最不愿意操心了。当年还真是奇怪,躲在庙里的三个女孩子,就我被选上了侧妃,以至于姐妹成仇。”

本来想查探一二,可是又怎么好去查?万一让人泄露风声,说她根本不想嫁给皇帝的儿子,她处境会更加艰难。

兰若却不屑道:“什么姐妹决裂,那邵老夫人打着您的旗号,把几个孙女都高嫁到勋爵府,就是您的亲姐姐,以前总处处踩您一头,常常装傻充愣,实则什么好事都在她身上,如今她还仗着您的身份处处在外摆谱,这些人谁不沾您的光?”

裴皇后道:“依照我以前的脾气,这些人不可能在我这里讨好,但如今我为皇后,一言一行都被人看着,身不由己。”

她是个快意恩仇的人,却成了个泥胎木塑的人,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?

第2章 重生 重生

正值中秋之际,礼部左侍郎裴府门外车水马龙,裴家长房却热闹的紧,长媳孟氏刚送完礼部主客司郎中的夫人,又见外面有玉珍轩的掌柜送了首饰来,孟氏看了一遍,又喊了陪房石顺家的过来,旋即吩咐:“这些首饰是给姑娘们中秋戴的,一人一枝衔珍珠缀红宝石的金凤钗、一根簪子。”

石顺家的会意,金凤钗大家都是一样的,但是那簪子就按照府里得宠的程度分了。她先从长房出来,走过抄手游廊,没去隔壁二房的院子,而是先去了裴老夫人所在明远堂后面的后罩房。

裴老夫人的明远堂却甚是清静。这倒不是说裴老夫人此处备受冷落,而是她自从小儿子裴三郎去世之后,心情郁郁,如此也有几年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