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(1 / 2)

可是妹妹一句话惊醒了她,妹妹道:“姐,娘不是也识字吗?她怎么没有权力?”

孙大姑娘也是一直想,是啊,娘为何让自?己和妹妹不同于世俗,她自?己却还是随大流呢?回到?汴京之后,她愈发就知晓自?己的劣势了。

人家家里都是女儿自?小生下来就开始攒嫁妆的,嫁妆比什么都重要?,可以说是女儿家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
可她和妹妹什么都没有,也就是说即便不嫁人,她们根本就没有退路。

还是三姨母为她们着想,知晓她们年纪不小了,才帮她说亲,她也正?好?看?中了孟家。孟家是皇亲,一般没大事,且孟三郎的文章她看?过了,也是很不错的,此人有才学,家境殷实,因为是庶出,反而做嫡母的不会太在意。

比那些把儿子看?的比命根子重要?的母亲好?多了。

况且,孟家也是书香人家,不是那种没规矩的人家。

没有太多嫁妆的她也只有这样了,母亲却总嫌不足。

统共一千贯的嫁妆,有五百贯还是孟家的聘礼送来的,她摇摇头?,也知家里尽力了,自?己不该多说什么。

果?然嫁到?孟家之后,她因为嫁妆许久都抬不起头?来,还是有身孕了才好?许多。也许是和蒋夫人住对?门,婆婆和蒋夫人的关系好?,她就发现了蒋夫人此人才是她学习的榜样。

从俗世意义上说,她非常成功,儿女双全受丈夫爱戴,从个人意义而言,她也很成功。不仅一手绣技独步贵妇圈,还出口?成章,诗词皆通,能打理好?内宅,外面擅长?经济,也让人羡慕。

可也有点不好?,她太独了,丈夫身边没有妾侍,所以即便她有这么多的好?,也打了一个大折扣。倒是邬娘子,贤惠得体,也因为贤惠持家备受赞誉。

所以她得综合二人的优点,对?内用自?己的陪嫁丫头?做通房,立贤惠人设,孝敬公婆自?不必说,和丈夫感情也得保持不错,对?外四处交际不说,还拿自?己辛苦攒下的钱买了些田地?。

如此,后来孟三郎中了进士,她跟随丈夫去了外任,因为有之前交际打底,在父亲被罢官之后,她还能说出和蒋家的关系,拉虎皮扯大旗,让丈夫和她在临安府顺利过度。

孟三郎的长?兄也是进士,孙芙在孟家和长?嫂交好?,故而兄弟二人仕途上也互相帮助。

至于孟三郎,虽然也有妾和通房两三个,但对?她这个父亲被罢官差点流放的妻子,依旧十分敬重。

而妹妹那里也是写信感激自?己,当年她把妹妹嫁给一个小官的儿子,正?是看?中人家家风好?,在朝廷党争如此严重的时候,还能够厚待妹妹。

如今妹妹的生活也过的很好?,说即便父亲出事了,家里却是待她如昔,反而公婆都心疼她的遭遇,更怜惜她。

他的公公现在也是任开封府盐铁判官,官位稳步上升。

家里虽然不甚富贵,可是烦心事情少?。

如此,孙芙也放心了,至于她爹娘的日子据说并不好?过,爹也就罢了,因为仕途不得已?,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,娘那边却屡次来信给自?己说要?她给弟弟挑一位官家女。

可是弟弟身上既没有功名,孙家也非什么有钱人家,哪个官家女愿意嫁过去呢?

好?容易倒是丈夫有位下属的女儿,虽然小门小户,但人温柔贤淑,她去信给娘,娘反而觉得人家太小门小户了。

孙芙想曾经的娘常常说什么女儿家可以做的更好?,女儿不比男儿差,多么欣赏女人。可到?了自?己儿子身上,又觉得儿子能配得上天底下最好?的女子。

实在是讽刺啊,讽刺!

还好?她醒悟的早,没天天被这些口?号洗脑。

张平君的番外 张平君的番外

从蒋家姑姐家回来, 她哭了一场,姑姐宁可选不认识的什么吴家女儿,也不愿意?选梓怡。难道她不会给梓怡准备丰厚的嫁妆吗?

亲上加亲, 分?明是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