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8章(1 / 2)

既然如?此,还不如参加正经科举。

其实他也是松了一口气,因为他不是真正的天?才?,似隔壁那户人家也有一位参加神童试的,人家就是天?生?的天?才?,睡懒觉起来,人家没有名师教导都能无师自通,自己只?能靠努力了。

不过,也因为没有参加神童试,许多人偷偷笑话他。

宁哥儿当然也听到这些诟病,他心里也憋着一股气,从而也改变了自己平日的做派,将来不管做什么事情,一件事情如?果没有尘埃落定,他就谦虚,使劲儿的谦虚。

若成了,就可以打脸众人,若不成,人家也没什么好指摘的。

就这样,他考中了府学,府学是要求住在?学里的。他起初进来,很不习惯,茅坑又脏,还被偷过两次东西,甚至还便秘。

可无论如?何,他还是克服了,甚至还能自己浆洗贴身衣物?,别人能行的,他也一定行。

就比方他以前爱丢三落四,如?今连自己一张纸团,他都?能够收藏好。也更知晓人间?疾苦了,他们学子们出去吃一碗面不过几文钱,加些荤腥都?不超过十文,一碗七文的面,有两颗鹌鹑蛋,竹笋丝、木耳这么多添头。

而这几文钱,在?他家里打赏下人都?不够。

可他家还并不算什么豪富,只?是普通官宦人家,不过是他娘颇会能干,打理家业打理的好些罢了。魏家那样的豪富之家,真真是钱如?流水。

甚至府学里的寒门学子,其实都?比普通百姓之家要殷实许多,有时候他甚至在?想,为何人与人之间?的差距这么大?呢?

这些话他说给娘听的时候,娘就道:“是啊,所以都?是一代代托举出来的。我小时候每日早上?都?是家里熬的稀稀的米汤,后?来自己开店了才?好些,但若没有你外祖父外祖母让我读书识字,又买宅子,我也不会顺顺利利的在?文绣院,后?来开铺子。这人和人是很公平的,若在?你们这一代不成,再下一代,亦是如?此,粥恐怕都?喝不上?了。”

宁哥儿感叹一句:“儿子有时候都?不落忍,我们府学里有的同窗连咸菜都?吃不上?,年纪轻轻满头华发。”

“这世道也是需要人去改变的,你就是最好的人选啊。我儿人品正直,将来若是出仕,必定也是栋梁之材。”娘亲鼓励他。

宁哥儿忧伤了半日,又继续读书。

府学虽然清贫,但时常有母亲送饭打牙祭,很快,他就准备要考太学了。太学是最高学府,也不是人人都?能进的,他不过十三岁,能不能考得上?,还是得靠自己。

他就愈发用功了,就这般一步步考到太学,甚至在?太学后?,竟然还考中了进士。

中了进士之后?,似乎他突然变成了一位天?才?少年,如?花美眷,地位一下什么都?有了,就连平日侃侃而谈的七表哥,竟然还没有考上?。

可宁哥儿又想起舅舅,舅舅其实一直都?没怎么变,还考中了进士,但依旧泯然众人矣。

所以,宁哥儿想考中进士只?代表一个阶段,而最重要的还是做人最重要。连做人都?不明白如?何做官。

有这个道理,他断案时也更能够贴近人心。

法理也不外乎人情之事,别用自己的想法去考虑,多站在?对?方的立场上?考虑。

在?洛阳做了三年推官,被老丈人推荐馆选,馆选对?于他而言又是一次大?的增长,那些他曾经以为只?是写一些漂亮文章的人,其实都?精明能干,并不昏庸,只?是他们爱惜自己的名声,愿意做这样的清官。

在?史馆修史,他本以为枯燥无聊,却看了上?下许多史书,其实前人今事也没什么不同的,大?抵就是百废待兴的王朝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许多问?题,又有人变革,变革又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,再来党争,周而复始罢了。

看如?今大?伯代替的保守党上?任,结果没上?任多久,支持变革的二伯又上?了,然而两人的下场都?不好。

二伯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