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0章(1 / 2)

有?时候也会幻想?自己?遇到一个良人?,从此不必再受苦。

很显然,随着锦娘头一年一个人?一年织了四十端五两重的小绫,她会染正红银红色,如此四十端一共就赚了四十贯,当?然还得抛去雇人?采桑,家中房钱,还有?生活开销,如此竟然还能攒下三十贯,她觉得自己?不比那些男子赚的少。

突然间?她觉得什么托付良人?,还不如信任自己?。

十四岁这一年年底,她手里一共攒了六十贯,同?时也发现了一个卖各色丝线很便宜的地方,她买了各色丝线开始按照要求染,市面上时兴什么,她总能够捕捉到。

女人?们?爱穿天青色的绫或者绢的褙子,她就买这样的丝线,还有?书画铺需要的的素绫专门用来?装裱,她也可以按要求织出来?。

及笄这一年,她就已经有?一百贯的私房钱了,这些银钱可以说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资产,爹娘在舅舅的铺子也操劳了几年,锦娘拿了五十贯,爹娘拿了一百四十贯出来?,一起在成功买了一座小宅院。

她躺在自己?宅子里的感觉,就是十分舒坦。

可爹娘的钱为了买宅子已经耗干了,锦娘不好意?思?再让她们?出嫁妆,更何况,现下她们?又新赁铺子没有?本钱,还得在锦娘手里拿了二十贯。

没有?嫁妆,即便生的再好看,反而对自己?而言并非是好事。

况且,她也不愿意?自己?光着身子去人?家家里,故而她还租了一台提花绫的机子,让弟弟专门在上面替他挽花。

也因为这台提花绫机子,她认得了方记布店的少东家。

说起这方家,原本也是殷实人?家,方大郎读书,方二郎打小因母亲过世便随父亲行商,家里有?一间?布店,有?织布机,还有?间?小染坊。

于是经人?撮合,锦娘嫁给了这位方二郎。

她十七岁嫁过去的时候,手里带着一百贯的嫁妆进的门,方二郎聪明稳伶俐堪比大人?,锦娘嫁过去,夫妻二人?一起经营布店,倒是十分恩爱。

只不过好景不长,方父很快猝然去世,方大郎和方二郎一人?得了田地,一人?得了布店。

“原本是爹在外行商,现下他老人?家去了,我得先?收一笔帐来?。”方二郎道。

锦娘笑道:“你自去便是,家里一切有?我呢。”

如今家中织机一共两台,她自己?常常上手,染坊三个伙计,丈夫离开之后,茶饭做活都得她来?。

好在这一笔钱收了两百两来?,方二郎一共买了三台织布机,又担心锦娘辛苦,特地买了个小厮帮忙跑腿,又雇了一个婆子伺候。

二人?都是对生意?很上心的,方二郎年后准备去临安府一趟,贩布回来?卖,锦娘则要维持布店。

方二郎走了几日,她娘罗玉娥过来?了,见?她成日忙着,不免道:“怎么姑爷又出去了,长此以往,你怎么有?身子呢?”

在她娘看来?,女婿什么都好,就是常常出去一年半载的,夫妻俩都不在一起,女儿一个人?也不能怀孕啊。

锦娘笑道:“你女婿人?好,每每拿回来?的银钱都是我放着的,我们?俩都嫌这店太小了,等多攒些钱就换个大些的铺子,将来?也买几十亩桑田,倒也不必跑那么远了。”

“罢罢罢,你总有?许多道理。”罗玉娥也不言语了,如今她也有?宅子住,儿子刚送去学堂读书,再过几年就去酒肆、医馆这些地方做伙计,帮忙记账,将来?做个掌柜也挺好,她也就没烦恼了。

锦娘又从家里廊檐下切了两样腊猪蹄,用盒子装了一满盒糯米给她娘:“这些带回去吃吧,总得补补身体。”

娘家条件一直不是很好,亏得锦娘常常接济一二,不拘是吃食还是布匹,方才好过一些。

罗玉娥笑道:“你原先?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,如今做起羹汤饭食来?,竟然还十分的好吃,也是奇了。”

“您以为我天生就爱做饭啊,还不是之前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