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(1 / 2)

如此,又行了?一个月船到济阳县,锦娘特地让人在这里停一下?。她向顾家人请叫过,平江府的丝绸沿途哪个地方最喜欢,听顾老夫人算了?算,说是济阳和一些北方地方很青睐苏州丝绸。

故而她花了?一百贯买了?两百匹绢纱,在济阳县卖了?之后?倒赚一百四?十贯,锦娘赏了?刘豆儿一两银子,陈小郎一两银子,再有帮忙搬运的下?人各赏赐二钱银子。

“娘子,真没想到竟然都卖出?去了??早知道可以多买点。”蒋羡笑道。

锦娘摇头:“咱们这是头一次,也是先问?过顾家,否则我也不敢随意买。”

蒋羡不得不佩服他家娘子,虽说他家娘子总说自己没什么经商头脑,可是赚钱赚的很稳妥。

“你怎么不教儿子读书啊?之前?说是忙于公务,如今你又不必忙了?。”锦娘看向他。

饶是蒋羡这般的人,也挠挠头:“怎么你教他读书他就乖乖的,我教他他就一时要喝水,一时要出?恭,还要吃东西。”

锦娘正色道:“平日你就爱做好人,活该他不怕你。你也别总和他嬉皮笑脸的,该怎么教他就怎么教他。”

男人没有生孩子,他们是很难会真的爱孩子,只有自己养了?才会有感情。要不说,有了?后?娘就有后?爹,就是这个意思。

听锦娘这般说,蒋羡还是硬着头皮去喊儿子去前?厅读书去,至于锦娘自己则吃了?两块点心,好不惬意的睡了?个午觉。

等午睡起来,如烟过来说话,锦娘见她诗书皆通,还会作诗,遂请她每日拨一个时辰出?来教导自己作诗词。如烟忙不迭答应下?来,锦娘又着阿盈送了?她一床凉席、一包香料、一套湖纱衣裳、两包茶叶作为拜师之礼。

以前?她没这个条件,如今有这个条件,她为何不能提升自己呢?

想她前?世小时候作文就写?的很好,后?来成了?编剧,也是想抒发心中之志。如今在这里,写?诗词才能表示自己的心意,她因而学的很认真。

偏蒋羡听说了?,还讶异道:“娘子若要学诗词,只管同我说,怎么还要个外人教导?”

“她教我每日都能过来教,可你还有别的事情要忙。”

她是素来信奉亲戚之间不共财,夫妻之间不要侵占对方全部空间,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。

走?近,就容易走?到尽头。

如烟见锦娘是有底子的,倒是先教她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,

“您看这律诗每首通常由八句组成,每句五个字,共八十字。结构严谨,分为首联、颔联、颈联和尾联,多遵循起承转合的规矩。绝句每首由四?句组成,每句五个字,共四?十字,韵律相?对宽松。一般而言,律诗更?正式。”如烟道。

这些锦娘其实上辈子读书就学过,但现在好多都忘记了?,如烟梳理完了?之后?,锦娘做好笔记。

如烟又道:“您看杜甫的《春望》便是五律,您可以品味一二。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?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?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
接着她又找出?五绝诗句,是柳宗元的《江雪》。

锦娘学了?一个时辰,做了?笔记之后?,又去拿了?唐诗看。已经躺在床上的蒋羡道:“娘子,这作诗格律要记得,多看多背也是要的,但最终还是要下?笔。”

“你说的有道理。”锦娘想前?世写?作文,不是也从造句,看图写?画,摘抄,记日记,到后?来写?八百字作文的么?

蒋羡看锦娘是真的很认真,各自抄写?了?十首律诗和绝句,硬是当?成背诵下?来,还要背给自己听。

“这么快都背下?来了??”蒋羡还不信。

锦娘一拍桌子:“我也是读过书的好不好?平日也教孩子们读书的。”

蒋羡只好告饶,听她背完,连忙鼓掌,见妻子得意,才拍了?拍床铺:“锦娘,赶紧来歇息,你今儿还说吹了?风头疼,方才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