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这个,钟文敏颇为骄傲:
“妈,这是年前猫冬的时候,我和耿甜一起修的,里外一共花了五十多,我俩一人一半。”
地基,砖瓦,盘炕,还有人工费,钟母默默算了算,知道两人花多了。
但这是大队,知青是外来人,多花钱是必然的,吃点亏总比被人记恨着好。
这边,钟文敏还在喋喋不休:
“你们是不知道,我们这儿有个女知青,一天天净再说自己过得好惨,家里人不管什么的。
一开始我还挺同情的,有啥好东西还悄咪给了她点儿。
但谁知道,她收了我的东西,还恶心我,说家里对我就是好,不像她家,当没有她这个女儿。
烦都烦死了。”
“她家里就真不管她啦?”姝姝惊奇。
“可不是,我就没见过她收到过信,包裹什么的。”钟文敏叹了口气,“也是可怜,我每次嫌她烦,又觉得她可怜......”
一个说一个听,尤其是钟文姝的小表情不要太生动。
钟母悬了一路的心总算是放下了。
这人呐,最怕有比较。
过得好的那个总想倾尽帮一把;过得差的暗自生嫉,以为对方在炫耀。
都没有坏心,可就是再也处不到一起。
钟母不知道日后这小姐俩会怎样,但至少此时此刻她们的心还在一块儿就够了。
第26章 吵闹不断,感情不散
钟文敏在喜悦过后,就开始着手安排住的问题了。
如今这屋子,是和另一个女知青一起建的,白住不可能。
钟文敏私下里许诺了耿甜好处,后者很答应得很爽快。
耿甜很通透,又不是常住,几晚上的功夫,再加上钟文敏给的好处足够多,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。
而且说白了,这事儿算是钟文敏欠她一个人情,以后自己有了什么事儿钟文敏铁定得出手帮一把。
所以,耿甜在前院女知青不情愿的神情中毫不在意搬了过去,走的时候还很热情告诉母女俩,放心住着不碍事。
钟文姝也乐滋滋的,转身对钟母说,耿甜人还怪好的。
钟母没搭理小闺女。
十几岁的小丫头懂的人情世故,钟母自然也懂。
她没问钟文敏许了对方什么好处,只当做完全不知情,由着闺女来安排。
她知道,闺女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她们展示自己过得很好,哪怕内里的不如意根本掩藏不住,就比如那张明显消瘦的小脸。
心疼的话点到为止,关心藏于行动,哪怕是亲密无间的母女。
别探究太多,尤其是对方努力维护的自尊心。
而且没那么糟不是嘛,小敏都长个了呢。
钟母躺在炕头这般安慰自己。
比起钟母,钟文姝的心疼来得快去得也快,姐妹俩的夜聊占据了她的全部心绪:
“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死了,光是那锄头,我都挥不动几下,还被这儿的人嘲笑了好久,说我这么高的个儿白长了。”
这年头营养不够,尤其是家里的女孩普遍都不算高,所以哪怕是东北,钟文敏的身高也绝对是翘楚。
也正是如此,钟文敏成了各小队争抢的人,毕竟其他瘦弱的女娃,这个高个儿至少看起来挺能干的,而且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惹事儿。
最后被战斗力极强的三小队的队长抢了过去。
可事实上,能干个屁,锄头都挥不动几下,一上工就全副武装,生怕晒黑了。
没两天就被小队的人嫌弃得不行。
三小队长的肠子都悔青了,那些个矮的人至少拔草厉害,可这钟知青呢?
干啥啥不行,吃啥...吃行不行他不知道,毕竟不是同一个锅里吃饭的。
“那你没骂回去?”钟文姝瘪嘴,觉得她家敏敏受委屈了。
钟文敏的性子被磨平了很多,听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