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东谦却不肯松口,拉住杨廷,“介夫,新任兵部尚书,得由我们推举!”

他们都兼着吏部尚书之职,有推举新任兵部尚书的权力。

实在是这个位置太过紧要了。

推荐官员范围很广,涵盖南京六部、北京六部,还有九边巡抚。

……

苏晚晚难得地去东苑接砚哥儿下学,还带着衍哥儿一同过去。

杨稹已经是翰林院修撰,还是每天抽出半天时间来这里教砚哥儿读书。

这股子认真的态度,让苏晚晚有点诧异。

毕竟砚哥儿不是皇子,教了未来也没多大前途。

他牺牲自己的本职时间来教一个黄口小儿,实在有点大材小用。

与之前的一袭布衣不同,杨稹如今穿着青色官服,整个人愈发精神,沉稳内敛。

衍哥儿对杨稹还有印象,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他。

苏晚晚笑道:“恭贺杨大人高中状元。”

第379章 谁换了皇后的药

杨稹俊面微红,“用修惭愧。家父也是殿试阅卷官,容易有徇私舞弊之嫌。”

这也是让他感觉美中不足的地方。

当时父亲杨廷申请过辞去殿试阅卷官一职,只是皇帝没有允诺。

反倒成了他的遗憾。

苏晚晚摇头:“杨大人迂腐了。”

“大人自幼才名远扬,师承李首辅,父亲又是阁老,如果没拿到这个状元,那才真是叫人失望。”

杨稹心中一凛,呼吸停了一拍。

这个评价太高了,让他有点晕眩。

苏晚晚话风一转:“大人饱读诗书,对现如今平寇乱象,有何高见?”

杨稹迅速集中注意力,大脑飞速旋转。

“平寇首要乃是安民。”

“百姓居有其所,家有余粮,方能安居乐业。所谓常人有恒产,方有恒心。”

“所以,择赈荒安民之能臣居之,寇乱乃平。”

苏晚晚紧接着追问:“可有合适人选推举?”

杨稹愣住了。

很显然,苏晚晚对他说的这一套深谙于心,十分赞同,所以连个停顿都不打,直接就要人名。

自己家的妹妹和妻子好像也就精通内宅事宜,对这些政事基本上半通不懂。

哪里会这样烂熟于心?

这个女人,是吃书长大的?

苏晚晚见他一直不说话,蹙眉:

“杨阁老可曾提及?”

杨稹心中一阵激荡。

苏皇后,对父亲倒真是信任倚重。

杨稹深深吸了口气,心脏快速跳动。

这件事,父亲最近倒真没在他面前提及。

免得有通过砚哥儿来渗透皇宫,影响苏皇后的嫌疑。

不过,苏皇后都问到这里了,他也可斗胆一试。

“用修记得,家父昔日常赞赏刑部尚书何鉴,说他从县令做起,赈灾安民、条陈荒政很有见地,是个为民谋福祉的好官。”

苏晚晚眼眶微微发酸。

这些日子与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勾心斗角,真是太累了。

这种天真而淳朴的话,也只有在杨稹这种刚刚进入官场的年轻人口中才能听到。

她低头看向衍哥儿,轻声道:

“可听到了?为民谋福祉的好官,那才是真正的治世能臣。”

衍哥儿听得云里雾里,半懂不懂地点头。

砚哥儿眼神失落。

娘亲都没有问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