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8章(1 / 2)

孕七月的时候,第一批海军和第一艘战舰以及老式海船入海,正式开始海上演习。

锦岁送了一份旗语手册给寒星,这让我们的海军成长得飞快。

与此期间,北疆派使臣送来一份喜报,那就是他们的巴特尔王正式娶妻,请友邦参加婚宴。

顾长萧还在思考派哪个钦差去,最好当然是派流云,这也是托雅公主要求的,希望流云大师能再去一趟北疆王庭。

但流云不想去,他说皇后待产,只有他本人守护皇后才放心。这话让顾长萧很是认同,于是跟程榆商量,派别的钦差走一趟。

朝廷还在商量中呢,巴特尔那边又派了新的使臣,这一次来的特别急,特别慌,还带了重礼和巴特尔亲手写的请求书。

原来是北疆内乱,几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趁巴特尔大婚期间叛变。巴特尔被困王庭,托雅公主奔走救援,却因兵力不足,王庭失守在即。

大家都很清楚,不到万不得已,巴特尔绝不会向大夏救援。就像当年顾长萧跟誉王打成那样,也没想过借巴特尔的兵。

借邻国的兵力平定内乱,极易发生请兵容易送兵难,由内战变成两国之战。

对于要不要借兵给巴特尔,朝廷吵的不可开交。

支持派认为,自从巴特尔王登基之后,我们跟北疆修好,如果不救援他,他被杀之后,别的北疆王登基,极有可能又跟大夏发动战争。

而我们现在主力是打倭国,还有一支大军在打胡人,最好不要再跟北疆交战。

反对派认为,北疆内乱于我们更有利,他们越乱越好,我们隔岸观火,坐山观虎斗,为何要参与?

锦岁开始也是反对派,她不希望我们的将士死在北疆,哪怕死一个,她都心疼不已。

再说她觉得巴特尔和托雅是在隐藏实力,单纯想借大夏的火药来灭敌。

因为太多人反对,朝廷上一直在争论,北疆的使臣焦急不已,立即给王庭送信。

第三批使臣来时来了巴特尔的国书,只要大夏助他平定内乱,他愿意向大夏割地三城以示重谢。

三城正是河套平原,这下子大大刺激了满朝文武,要知道我们为了抢河套平原,历朝历代跟北方的蛮夷发生了多少乱争!

曾经有抢回来过,结果又很快失去,至于大夏从立国至今,只抢回燕地十六州,河套地区却一直没有抢回。

这要是真抢回来,那可是能去泰山封禅的大功绩,没有一个皇帝能拒绝这样的诱惑。

顾长萧也一样,他兴奋地对锦岁说:

“不管事后巴特尔守不守诺,朕一定要得到河套平原!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更肥沃的牧场,培养百万铁骑都不是问题!”

锦岁看着地图很是不解:“河套对北疆一样重要,巴特尔为什么愿意将这三城割给大夏?”

没想到流云替他俩解了惑:“这次造反的就是掌管河套的亲王,他的兵马最强壮。”

看来流云在北疆期间,虽然天天想着得道成仙,却也是打听到一些消息的。

这下能理解了,巴特尔就算杀了亲王得到河套,河套的百姓和牧民也不会对他臣服,不如拿河套换大夏的帮助。

锦岁站在大夏皇后的立场,那是非常满意这个交易。但想想曾经帮托雅和巴特尔夺到王位,她觉得有点倒牙。

巴特尔虽然不至于混帐到烂泥糊不上墙,但还是太差劲了!北疆频繁发生内乱,如今竟然要靠割地求外援!

这要是我弟弟,早早打死他,我来当女帝都比他强!托雅真是太心软了。

若是巴特尔知道锦岁这样评价他,一定会欲哭无泪,为什么北疆一直有内乱?

还是不是顾长萧和燕九暗中挑拨的!巴特尔答应跟大夏通商,给了燕九商贸特权,北疆的牧民和部落确实富了起来,可也给了他们反叛的实力。

对北疆的一系列挑拨行为,顾长萧和燕九是一拍即合,一个为了敌国不稳,才不会发生边关战乱。

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