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9章(1 / 2)

让天下百姓都看清楚,新帝跟先帝不同,新国都跟长安也不同。

皇帝选治灾钦差是程榆,毫无疑问,程榆是顾长萧最信任也是最实干的官员。

同时派出黑羽营协助程榆,百官反对,开始就派出军队,会让百姓恐惶。顾长萧直接说:“百姓恐惶的从来不是军队,而是剥削欺压他们的军队!朕的黑羽营是不同的。”

黑羽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陛下的话,他们不顾个人生死安危,在水灾中救助百姓,带着煤气灯在深夜转移灾区百姓。

用身体在洪水中组成防线,让百姓从自己的肩上踏过去……

从开始百姓对军队的排斥和恐惧,到后面的信任和尊敬,一场天灾让曾经‘匪过如梳、兵过如篦’的言论,彻底成为历史。

从此以后,我们的黑羽营既是最忠心的保皇军,也是百姓的兵。

因为灾区转移及时,让受灾百姓比预期的少,死伤只有几千人,跟以往黄河决堤死尸遍布的情况完全不同。

而黑羽营在这场开灾中死了数百将士,每一个都被封为烈士。他们的遗体和受灾而死的百姓一起,在黄河边立建了一座陵园,纪念这场水患。

一场本应该会成为打击帝、后,引发民变的天灾,反而让百姓更加信任皇帝。

如果说皇上派的钦差是强力的救援,救了百姓的命。那皇后则是事后的安抚以及引领他们迈向新生活,救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。

皇后派的是陈芸娘与女子学院的医护队,以及格物学院的全体学生。他们带去了大量物资,这其中也有燕家为首的士族商队帮忙。

带去的水泥和钢铁成为修复河堤的利器,因为及时改了水的流向,虽然牺牲了处于下游区的三个县,让这三个县完全被淹,但提前转移了百姓,没有千万大规模死伤。

这三个县朝廷决定改为河渠,重新规划黄河水流向,三县百姓全部迁移,朝廷给安家费。皇后给种子、农具、衣物、粮食。

百姓分别迁往西北和东北,也算是分散人口过多的中原,让百姓人均拥有的土地变多。

长安那边的人等着在暗地里挑起民变,结果发现根本挑不起来,甚至他们的反应速度还没有朝廷治灾的速度快。

而在此期间霍子安和寒星配合,又杀了一波意图巅峰朝纲的逆贼,其中包括不少皇亲权贵,长安彻底没了作乱的底气。

大灾之后必有大疫,锦岁连夜让人从国都送了很多防疫药物到灾区,没想到第一所公立医院不是在国都开设的,而是在中原建立的。

锦岁本来想亲自去一趟灾区安抚百姓,顾长萧不同意。锦岁便说,灾后若有皇亲前往,灾民会士气大涨,同时还能巩固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形象。

这个人选跟钦差不同,最好是皇室中人。顾长萧不让锦岁去,可别的皇子成员要么在长安,要么名望不足。

没办法,顾长萧在长安杀了太多皇亲。这个时候最好有个得信任的公主去视察,结果也选不出来。

顾长萧有点愧疚:“是朕失误,没有提拨一个宗亲。”应该说他跟宗亲的关系太差,之前杀太多了。

锦岁安慰他:“没事,现在没有能做这个差事的公主,等咱们的女儿长大就有了。”

女儿还没影呢,已经肩负重任了。

第241章 十二娘怀孕了

两人为难之时,凌爷爷来了:“老道去!中原本是老道的家乡,老道身为皇后的祖父,也算皇亲。

刚好道观生产治时疫的药,我去正合适。”

锦岁开始不同意,哪能让阿爷跑这么远,灾区又不安全。但架不住阿爷固执,甚至很生气地问锦岁:

“你是觉得阿爷老胳膊老腿不顶用了吗?咱们前些年还在山里跟狼和老虎赛跑呢!除非半载身子埋土里,不然谁也别想阻止我去!”

他说完还孩子气地拱手胳膊,让锦岁看他粗壮的大臂:“阿爷我还年轻着呢!”

最终锦岁认输了,同意由阿爷带这批药物和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