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7章(1 / 2)

顾长萧笑说:“朕就是要将你我的名字并列留于石上,石存千年,朕对岁岁的爱亦存千年。”

从竭石回来之后,婚礼也要开始了,满城张灯结彩,临待百姓之家都挂上红灯笼,所有路灯的煤气都装得满满的,就怕迎亲队伍路过时有哪盏灯不亮。

因为迎亲是傍晚,到皇宫时差不多晚上七点多。皇帝参加完婚宴回婚房,刚好到睡觉的点。

呃,古人定下的大婚时辰,还真是用尽心思啊!这是怕盖头掀早了,双方有人反悔,趁白天还能逃婚吗?

十三那天阿爷摆嫁女酒,不,应该说是嫁孙女酒。在道观摆的,但是贵妇们是到学院给锦岁添妆。

哪怕是皇后,这出嫁的流程也一样,添妆都是重要一环。陈芸娘担任母亲兼姐姐这一角,招待女客是她,安排喜婆婆梳头也是她。

锦岁本来让陈芸娘给自己梳头的,陈芸娘不愿意,非说自己是五福不全之人,给新娘梳头不吉利。

她说自己无父无母,公公婆婆不喜,还没孩子,必须要找一个全福太太来梳头。

最后找了皇家宗亲里的一个老王妃,能从长安到边城的宗亲,那绝对是得顾长萧信任的。

但凡有一点不信任,都留在长安接受寒星的严厉监视了。

说是老王妃,人家只是辈份高,其实才四十来岁。很客气一点架子都没有,唱着一梳梳到底、白发齐眉,二梳梳到底、子孙满堂……

给锦岁开了脸、梳了头,说了一些吉祥话,拿着陈芸娘送的玉如意离开了。

锦岁心中感叹,当全福太太真划算,以后我也给新娘梳头,梳一个一柄玉如意呢!

幸好她没说出来,不然肯定被陈芸娘笑话。

最好笑的就是当天夜里,陈芸娘红着脸,比锦岁这个新娘子还要害羞地问:“岁岁,嬷嬷有没有教导你,夫妻闺房之事。”

锦岁刷得一下从一旁抽出一本画册:“夫妻敦伦吗?教了,就是没教多少,她俩都没经验。陈姐姐你来看看,这些都用得上吗?”

陈芸娘伸头一看,好嘛,一套栩栩如生的避火图。看得她脸红的滴血,再观我们准新娘,面不改色,还侃侃而谈:

“嬷嬷说还有宫人在龙床外等着送水更衣,咝,这规矩我进宫一定要改!”

陈芸娘落荒而逃:“嬷嬷教得很好,不用我教了。”

锦岁笑了起来,她知道陈芸娘为什么特地跟她说这个,因为十二娘那个傻女子,把自己新婚夜闹得笑话写信跟陈芸娘提了一嘴。

特意说,岁岁跟她一样没有母亲,身边也没有长辈女眷。这事只能由陈芸娘来教导她了。

哪知道宫里的嬷嬷对此事很重视,简直当成一门正式的课来上,锦岁开始听得那叫个害羞。

更觉得奇怪,嬷嬷都是留在宫里的老宫女,一辈子没经历这事,怎么会这么懂呢?

听多了也就习惯了,跟顾长萧做这事,应该挺快乐的吧!毕竟他身材很好,长年练武耐力强。

第235章 大婚

才说嬷嬷们让锦岁好奇又惊讶,然后她们又干了一件更让锦岁面红耳热的事。

说起压箱底,一般想到就是某个人的绝活,或者最珍贵之物。今天锦岁才知道真正的‘压箱底’是什么东西。

据说这是出嫁前母亲要给女儿准备的,锦岁没有母亲,便由礼部派来的嬷嬷准备。

一个个瓷制的水果,有梨、苹果、桃、柿子等等,每一个都精致可爱,跟实物一样大,能放在掌心把玩。

锦岁正想着以后也烧一些这种小玩意,用来当摆件小姑娘肯定喜欢。不过为什么嬷嬷今夜要给我这玩意?

怕我婚前紧张,让我把玩消去紧张感的?还真贴心呢!然后她就看到惊掉下巴的一幕,嬷嬷淡定地把瓷器水果一拧,竟然能上下拧开。

里面是两个瓷塑的小人儿,栩栩如生,姿势各有不同,但每一个都是一幅壁火图姿势。

后世出现在考古记录片里要打马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