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7章(2 / 2)

,那邪道妖僧就永远灭不完。

很快顾长萧带着几个官员来了,看到凌道观这般受百姓敬仰,顾长萧跟锦岁一样感触良多。

锦岁提及普通全民教育的问题,有官员觉得她在异想天开,百姓就得各司其职,农夫耕田,渔民打鱼,盐民制盐。

都去读书,那这些活谁干?再说,读书就得读很多年,青壮劳力都不干活去读书科举,届时天下都是书生,江山社稷都毁了!

锦岁无语:“谁说读书就一定要参加科举?读书是为明理、开智,又不是一定要当官!”

官员依旧觉得她太天真,便转而道:“凌姑娘说是要天下孩童都开蒙读书,那读书需要夫子、笔墨纸砚,我们哪有那么多夫子?

普通百姓哪里买得起笔墨纸砚?哪有那么多书本?”

锦岁突然问道:“这位大人出身哪里?”

那官员骄傲地说:“扬州柳家。”

锦岁哦了一声就不理他了,果然是出身士族之家,所以才鄙视她的话,认为百姓读书无用。

这是士族门阀骨子里的傲慢,觉得读书人高人一等,也是他们的特权。百姓命如草芥,泥腿子出身,也配拿书本?

见锦岁不语,他还以为说服了对方,越发洋洋得意。但他对凌爷爷的做法很是推崇,觉得这有利于教化于民。

唯有顾长萧知道,他不是说服了锦岁,反而是挑起了锦岁心中的不服。

果然,接下来几天,顾长萧派人给锦岁送信,得到的结果都是,凌姑娘在书房,不许人打扰。

等了三天,锦岁依旧没回信,顾长萧等不及了,下早朝之后,骑马来到学院。

听到陈芸娘说,这三天饭都是送到门口,锦岁一步房门都没出过。

顾长萧拍门喊她:“岁岁,是我。”

锦岁兴奋地拉开门:“成了!”

只见她发髻歪斜,长发拿发带一束,手上脸上沾了不少墨汁,戴的围裙上面同样有墨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