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十一更惭愧了,确实如此,为什么百年来大家都没想过改变呢?大到跟北疆和朝廷的政策,小到纺织机改进,甚至一个大棚蔬菜,都没人想过。
都知道冬天青菜难得,士族有用温室种花的,有在温泉庄子种菜的,为什么没想过用温室大规模种菜呢?
瞧人家边城,光靠种冬菜,就赚出全军几年的口粮来。
纺织机也是,季姑娘在燕家住的这段时间,看着女工们纺织,听她们抱怨摇得手酸,累得手抬不起来,一天也只能纺织那么一点布料。
季姑娘立即叫来工匠,她一通说一通演示,工匠一通改,结果把手摇轴改成腿踩踏板。
站着纺织变成坐着纺,两只脚轮流踩,手负责整理线轴,那效率瞬间提高了三倍不止!效率高了,人也轻松了。
季姑娘还不满意,喃喃地说着什么‘暂时只能这样,等有蒸汽机带动就速度就快了’。
亲眼见过之后,燕十一更加佩服锦岁的脑子,偶尔被她说笨,他一点意见也没有。
这天下也没几个人比季姑娘聪明,被她说笨自己认了。
他觉得要是能留季姑娘在自家住上几个月,各行各业都带她去瞧瞧,她随便指挥一下改进一下,对燕家来说就是财富。
怪不得大哥总爱跟季姑娘聊正事,一聊要聊上几个时辰。以前他听不懂,觉得听得犯困脑子发晕。
现在被季姑娘带在身边,手把手地教,燕十一有点开窍了。他现在的口头禅都变成:
“还能这样!”
锦岁见识了燕家的纺织作坊,又确定了所有士族都差不多,真说起来还数燕家技术最好。
那她放心了,一改过去的策略,咱不在边城开纺织作坊了,因为需要的人工多,来钱也慢。
纺好的布料出售,不管是卖布还是卖成衣,都需要很多程序,回收资金太慢了,要操的心还多!
别人都去淘金的时候,卖什么的人先发财?卖铲子的啊!
咱不跟商贸系统成熟,有工坊有铺面有工人有资金的士族抢纺织生意;
咱卖机械!就卖改良的纺织机,一代一代地卖。
你想比别人快,就得买边城的最新一代纺织机!哈哈,就算士族自己来改良,来找工匠,你还能有我在空间抄作业快?
前期咱还要帮士族赚钱,赚到农、商相冲突,逼士族二选一,你是让农改工放弃土地,还是坚持农耕?
相信很多古板的士族族长,肯定会想着两手抓,田地是根本绝对不能丢!
可一些年轻的、重利的,在两权相宜之时,肯定先选择工商,如此一来,咱们边城就能顺利收回田地。
推广田地改革,将被士族侵占的良田收回官方手中,再分给农民。
工商会养肥士族的钱袋子,他们却从此没了侵占国本的能力,由门阀世家,变成大富商而已。
并且他们致富之路必经边城,而我们又有了新式火器,士族既无法培养兵力,也无法联合起来造反。
他们高高在上了千年的门阀名楣,会在锦岁搅起的这场大混乱之中,坠落地面,变得普通。
趁此机会,边城开学院,培训寒门人才,只需几年,戾王殿下就能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将士族之祸给解决了。
一切的前提是,长安给戾王时间,让他在燕地实施这个长期计划。
北疆使团的消息传来得极少,李恒那里得知的也只是长安过年期间,极度不寻常。
没有载歌载舞,权贵大家低调过年,菜市口每天都有很多人问斩,誉王党在用强横的手段灭口。
可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,杀完一茬,便有另一茬人冒出来,讨论皇后跟左贤王的关系,讨论誉王是怎么勾结敌国的。
哪怕誉王让人宣扬,是戾王勾结巴特尔王,作用也不大。因为北疆使团就在长安,人家一口咬定,在戾王没有奉旨去北疆之前,跟巴特尔王根本不认识。
倒是皇后和誉王屡次跟左贤王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