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辰山心头一跳,不好的预感浮现。
“老爷,我们家……被偷了……”
徐夫人抽抽噎噎地哭诉。
看着她哭得那么伤心,徐辰山有些心惊地问道:“哪里被偷了?”
“库房……我们家库房,空了!!!”
徐老夫人差点就要背过气去了,徐家攒了这么久的基业,竟一夜之间被搬空了!
跟见鬼了似的,毫无搬运的痕迹,守门的官差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,就全没了!
“什么?!!”
徐辰山还没回过神来,自家弟弟又开口。
“大哥,还有一件事,府衙来报,前几日有一份公文,路上耽搁了才刚送到,护国公府被抄家流放了,
福康郡主,跟着夫家一起流放西北,玉山州……是必经之路。”
这下徐辰山是真的背过气去了,“咚”地一声砸在床板上。
“老爷!快,快请大夫来!”
徐家这边乱成一锅粥,戚元月却在悠哉悠哉地晒着太阳,喝着热汤。
“晓静你的手艺真的一绝!”
“郡主过奖了,时间仓促,只能委屈郡主了。”
晓静羞答答地低着头说道。
陈康林在一旁竖起大拇指:“这么好吃还说仓促,晓静姑娘真是谦虚了!”
今日天气不错,一行人野餐也高兴。
戚元月一边吃着一边盘点空间里的东西。
这家人到底做了什么,区区一个地方知州,库房里竟藏了这么多珍品!
想起曲家那对叔侄说起西北的情况,心底升起怒意。
朝廷官员顾着谋权,地方官员顾着谋财,苦的还是百姓。
宋九安原本在研究账本,抬眼便看见戚元月脸色不好,便挪到她身边。
心底不禁有些担忧。
“怎么了,不舒服吗?”
第一百零七章 双刃剑
戚元月回过神来,这才摇了摇头。
“没有,在想玉山州的事情,曲家叔侄说西北雪灾,西北城池本就稀疏,最大的城池便是玉山州。
可玉山州看着不像有做准备的样子,那知州甚至还在试探我是不是朝廷派来的人,官员不作为,苦的还是百姓。”
宋九安在北境这么多年,已经见惯了流离失所,饱受苦难的百姓。
可戚元月不是。
她从小生活在京城,见过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上一世的京城权斗。
这一世的戚元月,更是只见过宋家人受难,何时见过真正的人间疾苦是什么样。
“西北本来就是流放地,又是边境,此去你恐怕还会看见更多受难百姓。”
宋九安叹了口气,搂住她的肩膀,有些不忍心地说道。
“你说,大禹百姓何时才会迎来太平盛世,世间清平?”
这个梦太遥远,宋九安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。
他只能将父亲与他所说的话,复述给戚元月。
“当初前朝不仁,太.祖皇帝才会揭.竿起义,宋家祖先当年不忍百姓受苦难,决然加入,今日的宋家,即便只剩下这满门的妇孺,也不会坐视不理。”
戚元月抬眸看向他,卸下伪装后,宋九安那张俊朗的面容再次露了出来。
她看着他眼底的决然与坚毅,突然明白了为何上一世的白家,一定要灭了宋家。
宋家从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君,如果为君不仁,如今的宋家仍然会像当年的宋家祖先那般。
他们是真正地为了大禹的百姓,他们甘愿为守护大禹百姓付出生命,无怨无悔。
宋家就像一把利刃,明君拿在手上,是一把刺向敌人的神兵利器。
可无论是当今圣上还是三王爷,宋家就是一把架在皇权之上的铡刀,随时都会要了皇帝的命。
像太.祖皇帝那样的明君,百年难得一遇,太平盛世之时,宋家只会走向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