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元月拜了皇祠,顺利登基。
是为顺安帝,成为大禹史上第一位女帝。
戚元月登基的第一件事,便是处理了三王爷和八王爷。
根据律法,贬为庶民后,满门抄斩。
至于先帝之子萧辰朗,稚子无辜,则是将泰州作为其封地,封为郡王,受年家掣肘。
而后戚元月重办科举。
因着处理了许多官员,此次科举是为史上最大的一场考试。
皇夫宋九安亲带宋家军值守考场,由林阁老亲自出题。
不少寒门子弟也因此有了出头日。
又过了几年,双胞胎姐弟并没有封为皇太子或是皇太女。
宫中也没有新的孩子出生,于是就有官员提议重开选秀。
第二天,陛下没有早朝。
戚元月哼唧唧地躺在床榻上,宋九安一脸赔罪地给她揉着后腰。
“我这不是生气嘛,那些人叽叽歪歪个什么啊!”
宋九安恼火极了,怎么老是有人要往后宫塞人?
戚元月也恼火。
她又不是男子,往她房里塞人,那生孩子的还不是她?
而且宋九安是武将,光是他就够折腾了,还塞人,是想要了她的命吗?
当然,这些事也不可能跟臣子们说。
戚元月派晓梅等人前去训话,只说大禹这些年亏空得很,爱卿有时间多考虑如何对百姓好,莫要记着朕后宫的事。
自此,官员们都在传,曾经的骁骑将军居然是个善妒的,不许女帝扩招后宫。
这些话传到宋九安耳中,宋九安直言自己确实善妒,且记仇。
很快,那些上言广纳后宫的官员府上,就被送去不少年轻貌美的面首。
既然你们觉得女帝需要广纳后宫,那我就给你们的夫人也送几个好男子吧!
此事最终以林守山呵斥终结。
只是那些被送走的面首,夫人们倒是有点惋惜了。
戚元月一直没有立东宫,是等着孩子们长大。
届时谁有能力,谁就坐这个皇位。
两个孩子也是争气,一个比一个厉害。
女儿萧锦茜更是传承了空间玉佩,在宋家军护送下,到大禹各处赈灾,民望甚高。
儿子萧锦安继承了父亲宋九安的好武艺。
他十三岁从军,十五岁封为将军,直接驻扎在北境。
立誓要夺回阳北关,攻下北燕!
戚元月身体一直不算好,在女儿萧锦茜十六岁那年,将帝位传给女儿,自己则是成了太上皇。
萧锦茜登基那日,弟弟萧锦安与宋明德宋明远兄弟联手,大破北燕都城。
他拿着北燕降书亲自回京,送给姐姐当登基礼物。
萧锦茜身穿皇袍,戚元月与宋九安并肩站在她的身后。
听着萧锦安高声读者北燕降书,众人心中无不激动。
终于,十万宋家军冤魂得以安息。
至此,大禹重回国力巅峰,至少能护大禹百年安稳!
戚元月与宋九安对视,眉宇间满是笑意。
重活一世,她终于还大禹百姓太平盛世!
全文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