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让孩子们先自己看书,来到戚元月面前听她问话。
“我就是来看看那个屠邑族的孩子,他没闹事吧?”
戚元月说着便看向束沙。
只见他拿着书,假装认真看书,却时不时偷瞄她。
被她发现了,当即像炸毛的动物,掩耳盗铃地低下头看书。
“他虽然长得高大,但事实上还是个孩子,读书识字上底子有点弱,大概跟刚开蒙差不多。”
先生实话实说,就差把“文盲”二字说出来了。
“我与他阿姐有过协议,希望他能在这一年里多学点知识,
在武课上,倒不必多鞭挞,但文课上,还得劳先生们多费心,他阿姐说,
他特别喜欢别人夸赞他,若他平日里做对了什么事,先生可多夸赞一番。”
戚元月提醒道。
能被挑选来给玉山州的孩子们上课,这些先生自然是聪明人。
当即明白她话里的意思。
多重视文课,武课荒废亦可,不必多在意。
“在下明白,请郡主放心。”
见学堂里的人明白,戚元月又在学堂转了一圈。
确认学堂一切安稳,她这才离开。
回去的路上,戚元月在马车里看账册,突然听见马车顶传来滴滴答答的声音。
她放下账册,问道:“祥叔,可是下雨了?”
“对,不过雨势不大,小姐放心。”
听见他说雨势不大,戚元月这才继续低头看账册。
与此同时,西山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雨。
尚文武看着水渠湍流的水流,不由得皱眉。
宋若雪拿着披风上前,盖在他身上。
“你身体还没完全复原,别着凉了。”
“我没事,就是有点担心这雨势。”
西山军营的叛徒已经清理完毕,这些天都在附近搜索难民,运送新的兵器。
前些日子突然升温,融雪加剧。
一开始他们也没多留意,直到玉山州那边传来消息,他们这才开始加深排水渠。
没想到,排水渠刚挖没两天,天就像漏了个洞。
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,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。
“这个雨势,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的,我们不是加深了排水渠吗?”
宋若雪看着天色,倒是没有这么担忧。
尚文武多年扎根西山,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。
更没有见过,在这个时候,好几天连绵不断地下雨。
反常的天气,才是他担忧的原因。
看着丈夫愁眉不展,宋若雪稍作思考,便提议道:“如果你实在担心,不如让山脚的百姓到山上来?
我们山上排水渠和加固做得好,比山脚安全。”
西山作为边疆军营所在,一向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。
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应
但宋若雪是北境宋家军出身,宋家军一直扎根在城内,直接驻守整个阳北关。
是以,宋家军军营附近都是与百姓打成一片。
宋若雪这么提议,也无可厚非。
“西山军向来与百姓分割开来,若让百姓上山,得做个章程出来。”
尚文武如是说。
宋若雪听罢,点了点头:“宋家军倒是有点经验,我现在就写个章程出来,
你看看根据西山的情况,我们调整一下?不过天气这种事情瞬息万变,我们山上可以先安排,另外山下先行?”
尚文武认同地说道:“好,我这就去安排,章程方面,就辛苦你了。”
“这也是我该做的,没什么辛苦不辛苦。”
宋若雪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,转身去写章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