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崇的了解并不多,但比他们多了一层了解。

那边是讲信用。

戚元月看向宋九安,两人微微颔首,宋九安这才开口。

“刘大人应该知道,阳北关城破的消息吧?”

“有所耳闻。”

刘崇得到京城旨意,得知宋家获罪,便才到阳北关危矣。

“有一件事,刘大人恐怕还没收到消息,陛下驾崩,

京城三王爷与八王爷相争,春耕之事,各地恐怕会有所延误。”

“什么?陛下驾崩?!”

刘崇蹭地一下就站了起来。

陛下还那么年轻,怎么就驾崩了呢?

“陛下不是有皇子吗?他们争什么呀?春耕一事如此重要,即便陛下驾崩,此事也不能不管啊!”

刘崇差点就骂了出来。

这两个王爷是脑子有坑吗?

就算争权夺利,也总得让大禹安稳下来才行啊!

百姓都要饿死了,这还争个破皇位做甚?!

“若两位舅舅能像大人这般想,也不至于闹得京城大战了。”

他们可不仅仅是普通夺.权那么简单,那是造反!

“待这个消息传开,周遭各国各部落恐怕会蠢蠢欲动,

我们想重建北方防线,与屠邑族合作,联合其他部落,

使其不与西疆、北燕联手,巩固我大禹北方,好让中原能休养生息。”

边疆战乱是常有发生的事,可中原并非如此。

若敌国铁骑直逼中原腹地,那么大禹便离亡国不远了!

“郡主说得对,重建北方防线势在必行,只是屠邑不一定愿意与我们合作。”

刘崇心中的担忧不无道理。

即便在大禹最强盛时,四方叩首,屠邑族也从未向大禹示好。

“今年有所不同,大禹北方从去年开始便出现大旱,屠邑也如此,

而且,他们三王子现如今就在我们手上,我们有谈条件的筹码。”

刘崇顿时了然。

屠邑族讲信用,若谈拢了,至少在短期几年,甚至十几年内,都不会有太大的变数。

“郡主好主意,此事下官可有哪里能帮上忙的地方?”

他们特意来与他说此事,刘崇相信,这其中定然有哪里需要他配合的点。

“是这样的,我们想派人与屠邑族报信,然后带着他们的信使到玉山州,

与我们详谈此事,但我们对屠邑族一无所知,刘家在扬黔关多年,

又与屠邑族有过往来,我们想拜托刘大人帮这个忙。”

第六百三十四章 扬黔关守军

刘崇微微一怔,没想到他们是打算让他来找这个人。

他沉思着,在脑海里盘算自己手下,甚至整个刘家,有没有哪个能胜任,且能信得过之人。

“刘家之中,有几人与屠邑族往来算是比较多的,这些人里,

有两人武功尚可,但性情有些急躁,我族叔之中,有一小儿子,

今年二十六,曾蒙国公爷引荐,在国子监读书,后回家继承族叔产业,

对国政有自己的见解,为人沉稳,不迂腐,这两年跟着族叔与屠邑族有过往来,

只是武功不太好,否则,下官觉得,他是最适合的人选。”

“武功方面,可以在宋家军之中挑选几名士兵作为护卫,最重要是其人性格沉稳,

若刘大人认为他可以,我们可以挑选护卫留下,其他人就拜托刘大人了。”

用人不疑,他们没有认识的人,刘崇提出的人便是他们能用之人。

刘崇连忙站起来,朝着两人作揖。

“下官定然竭尽全力!”

“有劳刘大人了,此事为其一,另一件事,便是与其他城池重建北方防线一事,

阳山关的江大人,西山的成安侯,都是可信之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