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元月低声叮嘱晓梅在马车里照顾宋九安,自己则是下了马车。
李华兰和柳琴从各自马车上下来,径直朝着戚元月的马车方向而来。
“婆母,三嫂,发生何事了?”
她们戴了镣铐,上下马车很不方便,但这两人不但下了马车,还径直走向她,瞧着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办。
柳琴并没有开口,而是站在两人身边,警惕地看向四周。
而李华兰则是拉起戚元月的手,靠近她耳边压低声音:“队伍停在这里,是在等人吗?”
此话一出,戚元月便明白二人来此的目的。
“婆母是担心六叔吧?”
李华兰微微一愣,旋即欣慰地点了点头。
“是,我们押送的官差是白家人,想来派去押送你六叔的也会是白家派去的人,我们多亏了你打点,可他那边……”
话还没说完,戚元月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。
“婆母放心,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”
第四十八章 前世的悲剧
李华兰面带疑惑,却见戚元月往日乖巧的脸上露出自信满满的神情。
自从自己拿出和离书后,戚元月整个人似乎与以前都不一样了。
一改往日的良善可欺,更像她的母亲万安长公主。
难道和离书对她的影响竟这么大?
面对李华兰的疑惑,戚元月只是微微一笑。
从前母亲心疼她,先帝宠爱她,她被捧在手心上呵护。
所有摆在她面前的都那么美好,养就了她的温和,与人为善的性格。
可前世经历了和离,宋家覆灭,京城大乱,被囚禁。
她自然是有所改变的。
但她没打算将这些告诉其他人。
她如今能力有限,能做到的事不多,她只想将宋家这满门忠烈救下来。
日后的事,只能日后再做打算。
戚元月收拾了心情,温和地笑道:“月儿联系商队时,已经派了人前去庄子接应六叔,
按照惯例,京城附近的流放人员会在外宁坡汇合,这里停下来应该就是为了等六叔和其他人员汇合。”
说起六叔宋景元,他竟是宋家人的骄傲,也是宋家人的悲痛。
骄傲在于,八年前的燕都之战,他率骑兵突袭北燕,为燕都之战立下决定性功劳。
这八年来北境安宁,可以说他功不可没。
可当年由于朝廷粮草未能及时送达,他与三叔四叔一同坚守。
最终三叔四叔夫妻均战死沙场,而六叔宋景元伤了双腿,从此瘫痪。
回京后,他无法面对三哥四哥夫妻双双离世,而自己也成了废人的事实,性格变得愈发阴郁。
最后自己要求到郊外的庄子,说是要在那里了却余生。
就连宋九安大婚,他也没回京。
家人去探望,也全被他骂了回来。
戚元月也只在大婚第二日见到他一面。
大禹朝国力在这十几年逐渐衰弱,周边各国也开始虎视眈眈。
宋家历代子孙守护北境,那一战,彻底毁掉北燕的军队,也毁了宋家的三个儿子与儿媳。
却保证了大禹北境十几年的安宁,让百姓终于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。
说实话,戚元月嘴上安抚着李华兰,心底却在打鼓。
因为前世的宋景元并没有屈服。
在得知北境的宋家人与宋家军全数被杀后,他怒而夺刀,与前去的禁军厮杀起来。
戚元月曾听她父亲与所谓的兄长说起,当时几乎是血洗了整个别庄。
因此重生回来后,她捣乱了整个京城的秩序,让白家无暇顾及郊外的宋景元。
与淮安侯府借兵后,她便修书让他们带人前去别庄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希望宋景元别做傻事。
就在此时,柳琴神色凝重地转头。
“好像有些不对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