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九安翻身下马,两人靠近了,杨记这才看见他。
“九公子?您怎么来得这般早?”
杨记是昨晚负责守夜,这才会大清早在城墙。
今天是大年初一,按常理,怎么的他和郡主,都应该要给长辈奉茶啊!
“有点事需要跟你说,其他人,继续巡逻吧,记叔,请随我过来。”
宋九安挥了挥手,士兵们便自行散去。
两人朝着旁边走去,等距离士兵足够远,杨记这才开口。
“可是府上发生什么事了?”
杨记有些不安地问道。
“不是府里出事了,此前我们前去西山,郡主大师兄寻来,随后受郡主托,
前去北境,本是想替宋家军收点尸骨,昨夜……郡主大师兄来信,
说是宋家军也许,并非全军覆没。”
“什么?!”
杨记当下便激动得高声喊了出来。
宋九安急忙按住他。
杨记这下按耐住心中的激动,脸都憋红了,忙压低声音。
“九公子,此,此话当真?!”
“此事乃秘密,切勿声张!”
想弄死护国公府的人,多得是。
若有人知道,护国公府在北境的那些人没有死绝。
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众人,恐怕又要面临杀身之祸。
这也是为何,戚元月和宋九安必须去接应的原因。
杨记自然知道此事的利害,当下便重重地点头。
“九公子放心,属下明白,只是九公子特意寻属下,可是有什么事,需要属下去办?”
杨记从战场上退下来后,一直留在护国公府当护卫。
他对护国公府的忠心,是毋庸置疑的。
宋九安抓着他的手臂,神色凝重。
“我与郡主打算前去接应,若真有人活着,定要带他们回玉山州来,
只是玉山州内,并非完全铁桶一块,我来寻记叔,
便是希望在我离开玉山州时,记叔要帮忙守着宋家的其他人。
在这玉山州里,我能完全信任的人,也就只有记叔了!”
沈家本就与宋家没什么利益往来,更何况,沈家自己也有一大家子要照顾。
其他流放的人员就更不必说了。
李家更是手无缚鸡之力。
“只有您和郡主吗?”
杨记不由得蹙眉,心里满是担忧。
“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,郡主会在离开前,将粮仓填满,我们会以买粮为由,
离开玉山州,届时,我们会带走一小批宋家侍卫,我会让他们藏在暗处,
若出了什么意外,由他们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,好让你们有个准备。”
宋九安早已想好一切,赶来便是为了告诉杨记。
“如此甚好,我在侍卫里挑选一些轻功好手,让他们好藏身。”
杨记重重地点头,认同了宋九安的计谋。
第四百七十八章 异曲同工之妙
商量好后面的细节,宋九安沉默片刻后,这才开口。
“记叔,这件事我不打算告诉家里人,此事,只有你我知道便好。”
杨记听罢,不由得有些惊讶。
“就连老夫人,也不能说吗?”
宋九安紧抿着唇,低垂着眼眸道:“祖母本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,
一下子失去了那么多至亲,又经历了国公府蒙冤流放,紧接着阳北关城破,
若是此时告诉她,宋家军有可能还有人活着,祖母心中带着希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