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埋头干活,他们什么都不懂。

宋九安拍了拍手掌,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。

“赶紧动起来吧,郡主请神明将巨石挪到城墙上,加固和开凿的事,可就得我们自己来做了!”

提起“神明”二字,百姓更多的是激动。

“好!大家伙一起上,尽早将这边的城墙建起来!”

百姓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,虽人手不多,但看着满满的粮,又有神明庇护,干活的动作都快了许多。

而另一边,祥叔驾驶着马车,晃晃悠悠地往城内走。

戚元月从空间里调出泉水,在茶壶里煮热了一些,喝了两口,这才缓过气来。

晓梅看着她疲惫的模样,顿时有些担忧。

“郡主最近都没怎么歇息,不如直接回徐府休息吧?”

生怕她又要去官衙忙活,晓梅忍不住开口道。

戚元月无奈地看着她:“我的好晓梅,铁打的人都要休息的,何况你的主子是个娇生惯养的?”

“那便好!”

听见戚元月的话,晓梅这才放心下来。

忙不迭地朝着马车外喊道:“祥叔,回徐府!”

“好嘞!”

祥叔的声音从外面传来,仿佛马车走起来都轻松了不少。

“郡主,我们现在虽说是暂住徐府,但徐辰山已经被抓,我们要不要将徐府换个名字?”

晓梅对徐辰山一家的所作所为十分不耻,时常觉得说出“徐府”二字,心里便膈应。

“那要不,便改名为沁园?”

戚元月歪着头看她,眼里满是笑意。

第三百九十八章 公子,可是出什么事了?

“沁园”是从前戚元月在京城的别院,里面的一花一树,都是先帝所赐。

沁园里还有汤泉,寒冬腊月之时,她们都会去住上一段时间。

那些日子,也是她们从前最开心的日子。

“那感情好啊!等日子安定下来了,再从附近找几处宅院,大家也有个照应,郡主您说对吧?”

晓梅自然知道,如今这徐府中,除了沈家、李家,还有好几户流放的人家。

甚至还有言鹊的妾室,这闹哄哄的一群人,长久住在一起,定然不是办法。

这些人迟早都要分开住,而如今这些人都是靠着她的主子养着。

这玉山州最好的府邸,由她家主子住着,自是最合适不过。

晓梅重重地点了点头,丝毫没有觉得哪里不对。

回到城内,太阳已经下山,四周已经挂起了灯笼。

而此时的徐府,正是最忙碌的时候。

戚元月下了马车,便看见满院的奴仆四处奔波。

“这是怎么了?”

晓梅见状,也不必戚元月发问,她便连忙走上去,随便拦了个人来问。

“回郡主,晓梅姐姐,下午突然要给新编军营送晚膳,府上的晚膳还没准备,因而有些慌乱。”

今日突然紧急安排,要不是宋家和沈家的奴仆都有准备大型宴席的经验,恐怕还做不来。

恰巧此时李华兰从正堂出来,戚元月便迎了上去。

“回来啦?粮仓那边可是很忙?瞧着你这脸色,要不先去歇息,待晚膳好了,我让人送你房里?”

李华兰一眼就看出戚元月脸色不好,拉过她的手,这才发现她手心一片冰凉。

“哎哟,你这手这么冷!”

李华兰心下一惊,忙不迭将自己的汤婆子塞进她手里。

“长公主给你的暖玉呢?可有带在身上?”

“婆母放心,都有带着的,就是有点累了,不是冷。”

戚元月自己知道自己事,方才搬运那些巨石,身体确实有些透支。

“那你赶紧回去休息,待会儿晚膳好了,若让人给你送去,多少吃点热乎的,可好?”

“一切听婆母的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