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这么一说,李淑敏就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。
“三表嫂,淑敏自然不是责怪郡主,你别误会,淑敏不说就是了。”
随即,她眨了眨眼睛,顿时红了眼眶。
“我,我没有不让你说话!”
柳琴憋红了脸,有些气急败坏。
戚元月不慌不忙地放下碗,擦了擦嘴角,这才轻轻拍了拍柳琴的手背。
“三嫂莫急,表小姐常在后宅绣花,自是不了解外面的情况,大禹律法想必也未曾研读,本郡主自是不会与她计较。”
李淑敏动作一僵。
她这是,在说自己愚昧无知吗?!
谁知柳琴竟真的重重地点头,认同地说道:“郡主说得对,表小姐不好意思,是三嫂错怪你了。”
李淑敏:……
除了柳琴,其他人自然听懂戚元月话里的意思。
杨记这些护卫更是差点笑了出来。
李淑敏顿时憋红了脸,这下是真的快要哭出来了。
殊不知,赴京赶考的宋子川更是认真地给她讲解大禹律法。
第二十二章 一线生机
“表小姐,根据大禹律法,死契的奴仆们多为曾犯了律法,被贬为奴籍,如未经赦免,世代为奴。
没有主家的情况下,他们会自动归入教坊管辖,可能会再次发卖,相貌姣好者,甚至可能成为官伎,一念天堂一念地狱。
更何况,宋家原是谋逆之罪,谁也不敢与之沾上关系,他们大概率会成为教坊最低贱的存在,届时生不如死,
正如郡主所言,恐怕还不如跟着流放,或许有一线生机。”
李淑敏哪里知道教坊是什么,宋子川一个男人跟她说“官伎”,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自是羞红了脸。
“你,你别太过分了!”
宋子川不过是宋家的旁支,赴京赶考寄宿在宋家,李淑敏平日里连眼神都不给他,如今他竟敢教训自己!
“子川得罪了。”
宋子川抿唇作揖。
但他确实没有说错,宋老夫人自然不会责怪他。
“月儿和子川说得不错,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吧,前路如何,宋家也不好插手。”
在他们看来,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。
宋家自顾不暇,既如此,他们自己选择,未来好与坏,也怪不得旁人。
戚元月唇边噙着笑意,一言不发,看得李淑敏更是怒火中烧。
用膳结束后,宋老夫人将尚在府里的奴仆都集中起来。
也包括了女眷们的家生子与陪嫁。
得知主家的想法,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起来。
戚元月依稀记得,前世宋老夫人也是这么做的。
只是奴仆们都没有离开,全数跟着宋家前往西北,最终一个人也没能活下来。
这一世,多了她这个变数,也不知这些奴仆会如何抉择。
“主子向来待人和善,小的愿与宋家共进退!”
“对,小的不走!”
宋家的奴仆不多,除去活契,死契不过七八人。
但宋家对待下人和善,如果让他们到教坊等待发落,倒不如跟着宋家到西北,也算半条活路。
宋老夫人没想到所有人都愿意跟着宋家走,心中感激,拄着拐杖朝着他们躬身。
“老身多谢诸位!”
“老夫人言重!”
众人受宠若惊,慌忙地跪下。
他们这些人的选择都在戚元月的预料之中。
于是,她朝着晓云递去一个眼神。
晓云微微颔首,与晓梅几人从马车上抬下一个小箱子。
打开箱子,露出里面一整箱铜钱。
众人哗然。
“流放艰辛,有劳大家的照顾,府中大部分物品昨日都被偷了,待禁军抄家后更是所剩无几,这些是本郡主的嫁妆换来的铜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