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书要写的?,是俄国的?未来?”
“这书多?长?后面写了什?么?”
“高主编,你?手上不是还有稿件吗?你?让小赵继续念啊!”
“这部小说里, 主角刚到莫斯科的?时?候参加的?游行,应该是刚过去不久的?三月革命,而?按照书里所写,接下来俄国还会爆发另一场革命……东兴先生真敢写!”
“之前就有人说,东兴先生来自东北,按照这部小说来看,他们说的?是对?的?。”
“书里对?莫斯科的?描写也很真实,东兴先生是不是去过莫斯科?”
“这倒是不一定,清末时?,沙俄曾经占据东北,东兴先生当时?如果在东北,可以从?沙俄人的?嘴里,知晓莫斯科的?情况。”
……
俄国一直都对?中国的?东北虎视眈眈。
康熙在位时?,就曾跟俄国对?战,清末时?,俄国更是派了17万大军进入东北。
当时?,俄国人在东北建造各种设施,发行俄文报纸,俨然将东北当成了俄国的?殖民地?,还从?东。
东兴如果是东北人,确实会对?俄国有一定了解。
不管怎么样,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头,就已经非常吸引人,还引发了报社编辑和记者?的?激烈讨论。
“这部小说太长了,不可能全部读一遍,我们现在先讨论一下,这小说要如何刊登。”高汉林道。
听?到高汉林这话,《上海日报》编辑部的?记者?和编辑,都沉默了。
《上海日报》的?售价挺便宜,版面也不多?,压根就挤不出地?方来刊登小说!
这一点,高汉林其实是最清楚的?,所以他接着开口:“我打?算像之前《新小说报》专门增加一张报纸刊登云景的?小说那样,专门增加一张报纸刊登东兴先生的?小说,你?们意下如何?”
《上海日报》的?一个编辑开口:“高主编,我们肯定是没有意见的?,只是这样做的?话,我们报社就没有盈利了。”
不只是没有盈利,真要这么干了,他们报社可能会亏钱。
《上海日报》的?销量已经算不错,按理能收许多?广告费,但高汉林这人比较挑剔,很多?广告都不愿意接,这也就造成了,他们收到的?广告费不多?。
广告费不多?,开支却很大。
因为高汉林对?报纸内容有要求,他们报社的?编辑和记者?的?数量,是超过同等销量的?其他报社的?。
可以说,之前那些?年,《上海日报》一直没怎么赚钱。
高汉林要不是富二?代,这报纸早就办不下去了!
“没有盈利没关系,要是钱不够,到时?我从?家里拿一些?过来。”高汉林开口。
有钱人真了不起!
报社的?编辑和记者?听?到这话,立刻就对?高汉林要在自家报纸上刊登小说一事表示支持。
同时?,他们也纷纷提出,想要帮忙誊抄东兴先生送来的?稿件。
确定要刊登的?稿件,他们会在刊登前誊抄一遍,然后拿着誊抄的?稿件给排版工,让排版工排版。
这样可以避免丢失或损坏原稿。
高汉林没有拒绝,他将手上的?稿件分了分,让这些?人各自去誊抄。
然后,《上海日报》编辑部里,就时?不时?响起各种声音:“竟然还能这样!”
“农村集体干活,可以让没有农具或者?没有壮劳力的?家庭不至于过不下去,真的?很好!”
“是啊,各种工具都能得到最大化地?利用!”
……
这些?人疯狂地?抄写起来,那些本该去外面做采访找新闻的?记者?,都不愿意去外面。
而?这时?,郑老板将一张一万元的?支票,放在桑景云面前。
一万元,这可是一万元!
之前桑景云买房,也就花了一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