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表面看似磨合得挺好,其实多数时间是她在配合着斐雁的步伐跑,他钟意什么,她就做什么,他需要个人空间,她就自己找乐子。
但她爱好的那些事物,斐雁似乎并不打算尝试。
游虞喜欢宅在家里追一天的剧,喜欢爆米花电影,喜欢脱口秀,喜欢在演唱会内场蹦迪,喜欢吃路边摊大排档和苍蝇馆子。
斐雁不看电视剧,不看喜剧片动作片,不去环境不佳的小餐馆,他喜欢歌剧戏剧音乐剧,喜欢古典音乐和冥想音乐,喜欢红酒牛排或 omakase,喜欢独自徒步登山……
他俩的喜好简直是完美错开,要不是有高中那一年的同校经历,游虞估计两人是八竿子打不着。
其实斐雁的喜好,游虞是可以配合的,毕竟她是“love is all in my life”嘛,雷点很少,一样新事物,就算她不是特别的喜欢,但不至于憎恶厌烦,也乐于尝试新的可能性。
她也不是不长嘴的类型,从交往时期开始,每次她有想看的演出和电影,买票前都会问一遍斐雁有没有兴趣一起。
只不过大几率会被婉拒。
游虞尝试去理解和接纳这一点,这男人多少有些清冷和孤傲在身上,不然怎么会成为大伙儿心里的那朵“高岭之花”?
她能约到朋友的话就会和朋友结伴同行,朋友时间空不出来的话就一个人去看演出,但当她坐在人群中,左右前后皆是爱侣一对对,心中难免羡慕,孤独也随之而来。
有一次她干脆不问了,直接抢了两张票,让斐雁陪她去看周杰伦演唱会。
周杰伦耶,他们这个年代的青春耶,就算不会唱“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《七里香》@周杰伦”,也会唱“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《一路向北》@周杰伦”吧。
而且和斐雁同校的那一年,广播站的同学都是他的狂热粉丝,每天下午都会播他的歌,甚至连播了一个月“天空灰的像哭过,离开你以后并没有更自由《退后》@周杰伦”,播到年级主任都去敲门,警告他们别总播情情爱爱相关的歌了。
可斐雁是真不会唱,无论周围人喊得多大声、粉色荧光棒挥舞的幅度多大,他都静静坐在塑料椅子上。
游虞几乎每首歌都要加入全场大合唱,但一扭头,就会看见特别冷静的斐雁。
虽然斐雁让她不用管他,自己玩得开心就好,可游虞怎么有办法独自一人快乐?
如果情绪无法同步给对方,那为什么还要谈恋爱?为什么要结婚?
她一个人过不就行了?何必还找另一半给她自己添堵?
许是与周围的狂欢太格格不入,加上斐雁长相过分亮眼,总有人往他们这边看过来。
渐渐的游虞也对“丧偶式演唱会”失去了兴致,只举着荧光棒,小声跟着唱。
她总在想,斐雁最不正经最不清冷的时刻,也就只有在床上了。
在这一方面他们倒是合拍,像找对了门的钥匙,像严丝合缝的拼图,像调准频道的收音机。
可也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欢愉中,身体和心脏都被撞得酥软,游虞溺在他或波涛起伏或缱绻似风的眼眸里,败下阵,挥白旗,不去想他们的积木即将倾倒。
最后一根积木,是游虞发现,斐雁原来没看过她的作品。
尽管她写的是女频言情,肯定不是斐雁平日会看的文字类型,但她以为,斐雁或多或少会关注一下妻子每天都在做的事情。
但她再一次失望。
那是去年秋天,疫情稍微平缓,她的第一本实体书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,终于面市。
线上线下都能买到,游虞确认了购书中心有铺货,而且小说还被放在言情读物区做重点展示,只要一走进那片区域就能一眼看见。
那晚她专门去医院等斐雁下班,吃过晚饭,再拉着斐雁去了书店,说去散步消食。
她领着斐雁在书架前来回转了两三圈,拿起样书哗啦哗啦翻页,还有意无意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