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春莲刚才知道游茉要来,已经提前泡好茶,招呼她到长椅上坐。
游茉抿着茶,打量着于励的家。
老房子其实不小,三房两厅,装修有些岁月了,家具电器简单,但处处整洁干净。
客厅角落的神主台上,摆着一张黑白照,照片上的男人浓眉大眼,眉眼间和于励有几分相似。
电视机旁边的墙上有一面木质墙柜,里头摆放的是一些旅游纪念品,来自世界各地,像是巴厘岛的木雕,威尼斯的面具,俄罗斯的套娃……
游茉知道,于励每次外出,无论国内国外,都会带些最“游客”的手信回来。
以前有同事不理解,说这些纪念品感觉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就能买到类似的,何必山长水远地背回家。
当时于励的回答让游茉印象深刻,他说这些都是他出门前问了母亲,母亲想要,他便带了。
老一辈有老一辈的喜好,年轻人可能会嫌老土,嫌不够时尚,但于励不想去要求母亲必须追上年轻人的脚步、和年轻人喜欢同样的东西。
如今看来,于励带回来的每一样手信,都被他母亲好好珍惜着。
游茉今晚确实是来慰问于励的,毕竟是她公司所剩无几的员工了,她和赵春莲聊了许多于励工作中的事,赵春莲也搬出于励小时候的许多“趣事”。
例如初中时的于励就好有生意头脑,每天都在学校里问有没有人要买他家的煎饼当早餐,提前预定可送豆浆一杯,要是有同学订了,他隔天早读前就给对方直接送到班级里。
后来“小生意”做得有模有样,于励推出了包月套餐,还自己做了集点卡,同学订满十个就能换多一个煎饼。
听完,游茉不禁失笑:“学校没有管吗?”
赵春莲看向神主台,笑道:“小学时于励他爸就走了,学校知道我们家庭情况,而且于励成绩一直还行,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,还有老师也会跟于励订餐。”
游茉看了于励一眼,眉眼温柔弯着:“你们这些年都辛苦了。”
“哎,都过去了……虽然偶尔还是有些阻碍,但我觉得比起以前已经好得多了。”赵春莲哈哈笑了两声,“我现在的心愿啊,就是于励能早点成家,娶妻生子,安安稳稳地过日子。”
于励一直没怎么开口,听到这会儿终于忍不住了,无奈道:“妈”
“喊妈也没用,三十而立,你今年二十六,自己看着办吧。”赵春莲瞪他一眼,回过头问游茉,“游老板,别怪我唐突啊,你认识的人多,要是有遇见适合的姑娘,还请帮忙多推销推销我们家于励。我们家条件不怎么样,但老婆本我还是有给他存一笔的,主要于励这孩子上进肯干”
于励这下有点儿慌了,摊了牌:“妈!我有喜欢的人了!”
赵春莲不相信:“那你倒是追啊!好多年了都没见你往家里带过姑娘!”
两母子你一句我一句,游茉静静听着,没有搭话。
只是嘴角的笑意敛了不少,像乌云盖月。
这时门铃响了,赵春莲走去开门,来人是她妹妹和妹妹儿子,也就是于励那个开手机配件店的表弟,俩人拎着一箱牛奶,说来看望一下于励。
游茉借此与赵春莲道别,于励起身说要送她,游茉没有拒绝。
等两人离开,赵小妹才开口:“哇噻,这就是于励那旅游公司的老板啊?原来是个女老板。”
赵春莲收拾着茶杯:“对啊,很年轻的,才三十出头,好能干。也就是最近大环境不好,疫情前每年都能给于励涨工资的。”
赵小妹调侃:“怪不得于励一直不找别的工作,天天对着个长得这么好看的女老板,是我我也不乐意走。”
外甥敞开腿坐,不敢苟同母亲的眼光:“这就叫好看了?”
赵小妹:“有钱不就行了,她一看底子就好,白白净净的,有钱了想要怎么折腾脸都行。”
赵春莲皱眉:“我觉得她现在这样就很好看,有钱也是人家的事,你少替人家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