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人终究仍手牵手离开桃林,转而骑马去往北灵山。
这一日,直到暮色四合,卫灵儿和舒瑾才回舒家。
不忘顺道给女儿买回去几件小玩意。
小囡囡长得很快。
到得年底,新年将近之际,她已学会走路,也会说话了,会喊“娘”,也会喊“爹”。
不过这会儿口齿尚不十分清楚。
只含糊乖巧的话,配上一张可爱无辜又软乎乎的脸,照样叫人瞧着便感觉一颗心都要化了。
又一年春夏之交。
舒静怡出嫁,与徐庭耀喜结连理,十里红妆,羡煞许多人。
然而宫中永兴帝的身体却日渐衰败下去。
御医们日日去请脉,费尽心思为永兴帝调理身体,永兴帝的情况看似时好时坏,实则颓势已然无法挽回。
永兴帝身体抱恙,作为太子的刘昭愈发忙碌,连带着舒瑾也是如此。
有时候,卫灵儿早上送舒瑾出门,他要到深夜才能回来,那会儿卫锦书也早便睡下了。
终于,在一个深冬的深夜。
卫灵儿半躺在小榻上,抱着袖炉打着盹儿。
舒瑾风风火火从外面进来。
卫灵儿立刻醒了,舒瑾走到小榻前,俯身在她唇上印下一个吻,有些匆忙道:“灵儿,我回来是同你说一声,我无碍,是有些忙,暂时不能回家。你不用担心,也不必等我,早些休息。”
“怎么了?”
卫灵儿觉察到有事,当即问,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
舒瑾看着她,沉默中只一句――
“陛下不太好。”
第94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(三)
距离新年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,但永兴帝没能挺过去。
这一年的深冬,永兴帝驾崩了。
太子刘昭哪怕过了新年也才十二岁,尚无能力处理所有的朝政之事。故而永兴帝在弥留之际,下旨命几个可信的朝臣往后负责辅佐新帝。其中一人是舒瑾。
永兴帝亦下旨命丧祭从简。
至于后宫妃嫔,虽无人诞下皇家血脉,但一样让妥善安置奉养。
永兴帝去后,皇宫内外哭声震天,天下素缟。
刘昭亦在朝臣的簇拥之下顺利登基。
永兴帝丧祭一切从简。
刘昭为他守孝二十七日,待到新年,孝期过,除夕之日,仍如往年热闹。
作为新帝的刘昭登基之后,一道旨意封纪云岚为太后,又一道旨意,封卫灵儿为长乐公主,赐住公主府。册封卫灵儿为长乐公主的那道旨意引来些许不满,但有纪云岚相护,兼之并未赏赐封地,那些反对的声音最终被压了下去。
后来,便是在舒瑾的坚持之下,他们从舒家搬出去了。
他们带着女儿卫锦书,住进公主府。
随着永兴帝的驾崩,高皇后与高家的那些事对舒静柔与高焕之间关系的影响日渐变小。
过往许多事也随之淡去、远去。
又耐心等待大半年的时间。
高焕上郑国公府提亲,将他与舒静柔的婚事真正确定下来。
他们两个人等这一天等得实在太久。
虽说有几分苦尽甘来的意思,但相比舒静怡与徐庭耀那时而言,他们的婚期定得很近。
舒静柔也欢欢喜喜出嫁了。
出嫁之后,她随高焕去往灵河县,陪他在灵河县上任。
舒静怡和舒静柔双双出嫁,连卫灵儿和舒瑾都带着小囡囡搬到外面去住,薛念兰便觉得府里一下子冷清许多。好在卫灵儿闲暇时常带卫锦书回府,舒静怡偶尔也回府来,她的院子里到底有热闹的时候。
自从刘昭登基,舒瑾愈发忙碌。
早出晚归变成常态,遇上有紧急的折子,甚至要半夜起来进宫去商议事情。
卫灵儿和舒瑾住在公主府,倒比郑国公府离皇宫近上许多。
如此起码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