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要思量的事情有?许多。
譬如明日一早得起来为祖父煎药;譬如先前积攒的银钱已经所剩无几,除却为人抄书的私活,还?应再想方设法赚些才好;又譬如,已经有?段时日未能静下心做学问……
许多事情中,唯独不该有?萧窈。
崔循放轻脚步,正?欲回自己房中,却被本该已经入睡的祖父叫住。
苍老而孱弱的声音从房中传来。
崔循推门而入,熟稔地?点亮案上那盏豆灯,借着微弱的烛火看?向祖父。只见他倚在床头,似是等候已久,神色难掩疲惫,望向他的目光较之?以往却显得格外慈祥。
崔循眼皮一跳:“祖父有?何吩咐?”
“我?这些时日想了许久,这病,还?是不要再治了。”崔翁见他几欲反驳,抬手压下,自顾自道,“你虽想方设法瞒着,但我?终究还?没老糊涂,又岂会?无知无觉?这病实在是个无底洞,既耗费银钱,也消磨精力,还?是算了吧。”
这些话在他老人家心中显然已经存了许久,压根没给崔循插话的机会?,便?又苦口婆心道:“时下多有?传言,长公主?欲聚天下英才,纵是寒门子弟,亦能入朝为官。这于?你而言正?是良机。”
“我?已病入膏肓,回天乏术,不要再为此耗费银钱。”
“攒下来,当做去建邺的路资……”
崔循摇头,攥了祖父枯瘦的手腕:“您安心养病,莫要有?这样的念头。我?已依医师之?意寻得药引,假以时日,总会?好转。”
崔翁却并未因他这话而高兴,瞪大了眼,追问道:“你从何处求来的?”
雪莲这样名贵的药材,贺家虽有?,但怎么也不会?施舍给他。哪还?有?什么旁的路子?
崔翁虽迟暮,但并不糊涂。
崔循在回来的路上也试着想过许多说辞,但情知那些谎言瞒不过自家祖父,最后还?是一一推翻。
他少?有?这样迟疑的时候。
催促之?下,艰难道:“我?去求了县主?。”
崔翁倒吸了口气,才开口,便?不可抑制地?咳嗽起来,颤颤巍巍的身体像极了那点微弱的烛火。
武陵只萧窈一位县主?。崔翁虽未见过她,但对其离经叛道的行事略有?耳闻,压根不敢细想,崔循是如何求她赠药的。
崔循为他顺着气,飞快解释道:“县主?宅心仁厚,并未为难,只是要我?抄了一卷经书。”
这话说出口,他自己都不大信,何况崔翁。
“你糊涂!连自己的名声都不要了!”崔翁气急,“我?纵是立时咽气,也无需你这般折节……”
崔循不是有?祖辈荫庇的士族子弟,能肆意妄为;也不是那等逢迎媚上的伶人,无所顾忌。
若坏了名声,白璧微瑕,今后的路只会?愈发难走。
崔循跪在榻旁,再三辩解。
惊怒过后,崔翁意识到,这位县主?一贯行事的确无法以常理揣度,而崔循也不至于?撒这样的谎,终于?渐渐平静下来。
瞥了眼病榻旁的崔循:“起来吧。”
他深感疲惫,长叹道:“你与县主?实非同路人,不该有?任何牵扯。”
崔循道:“孙儿明白。”
萧窈是恼人的春风,若即若离,难以捉摸。纵为谁一时停驻,却不该因此生出不该有?的妄念,以为能攥在手中。
更何况,萧窈眷恋过的人那样多。
他此生都做不出春生那样的姿态,做小伏低,求她垂怜。
风月事(三) 会向我阿姐告状,说我轻……
一场骤雨过后, 凉风渐起。
建邺的书信送来时?,萧窈正在湖心?亭赏花喂鱼,听着不知何处传来的婉转琴声, 百无聊赖。
她在音律一道上没什么见地,只消琴音顺耳,便足够了。
青禾一看便知自家女?郎压根没放在心?上, 送书信时?, 有意无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