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(1 / 2)

既因着,她无?法镇定自若同崔循探讨,医书中究竟写了什么,也因裙下那修长的?手。

崔循很知道她喜欢什么,也知如何?取悦她。

萧窈不自觉咬了下唇,目光落在壁上悬着的?那张琴上。

或轻或重,或急或徐,都能引得琴弦颤动不止。

不断堆叠的?快、感?如潮水堆叠,逐渐令人难以承受。萧窈刻意挪开视线,想要将自己稍稍从中抽离,不要这么快被吞没。

崔循却好似看出她的?心思,低声诱哄:“看我。”

萧窈尚未反应过?来,身体已经先一步听?从,偏过?头,对上他幽深而炙热的?目光。

崔循低头,齿尖轻噬着她的?下唇,哑声笑道:“好乖。”

余音(三) 原是我沾了殿下的光

萧窈昔年自?武陵去建邺时, 除却驿站歇息,便只能看看沿途景致。再加上每日还要被傅母们耳提面命,枯燥乏味得很。

每每回想起?来, 都倍感折磨。

今回倒是尽可以随着自?己的心?意?,一路走走停停,便临时起?意?想要在途中落脚两?日, 崔循也不会说一个“不”字。

以致姗姗来迟, 将至建邺时已是仲冬。

“当初,我也曾在此驿站落脚……”萧窈正要下车,先被崔循按下。

待到将斗篷穿好, 兜帽上暖和的风毛几乎遮去她大半张脸, 崔循才?推开车门, 叮嘱道:“慢些。”

萧窈习以为?常, 搭着崔循的小臂下车, 又顺势攥了他的手:“我那时住的房间, 窗外风景很好。那时正下了场雪, 钟媪她们约束着,不许出门, 我便只好趴在窗边看了许久的雪……”

她凭着记忆找到了那处客房,推开窗,见远山横斜。

只可惜冬日草木凋零, 寒风中透着股萧瑟。

萧窈不由有些惋惜:“合该有场雪才?对。”

崔循看了眼天?色, 合上窗牖:“先用饭, 今夜好好歇息。兴许明日一早起?来,便能如愿。”

萧窈掩唇打了个哈欠,并未当真。

不知是一路乘车的缘故,还是怀了身孕的缘故, 她近来困得比从?前多些,夜间睡得也更沉些。

待到仆役们送了饭食过来,她勉强打起?精神,捧着碗奶白的鱼汤,与崔循聊起?朝中事宜。

因宫变而掀起?的那场惊涛骇浪,到如今,也已经慢慢平复下来。与王氏同谋的士族谁也没能撇清干系,从?查证审问,再到依罪量刑,朝中不知有过多少争论。

萧窈尚在湘州时,便曾给萧霁回信,告诉他此事上万万不可退让。

这是能按下士族势头的良机。

崔循为?此评价道:“太子在此事上,算是雷厉风行。”

“此事之后,收没的家私、奴客倒不是什?么十分要紧的,”萧窈同崔循交换了个眼神,含笑道,“朝中空出的那些官职,该由谁来继任,才?是重中之重。”

先前碍于朝局动荡,纵使有人垂涎,也不好在风口浪尖上打这块肥肉的主意?,以免成为?众矢之的。

可尘埃落定后,此事便该提上议程。

这也是萧窈虽喜欢武陵的清闲日子,却还是启程回京的重要缘由。

“先前在学宫时,师父、师姐曾与我提及,若有朝一日能将学宫考教推而广之,遍选天?下有识之士,便再好不过了。我那时想着此事兴许得再多等几年,才?能提上议程,还宽慰师父叫他老人家保重身体,没料到时机来得这样?快。”萧窈提及此事,困意?褪去许多,眼眸仿佛都亮了些。

她这些时日吃喝玩乐,但并非“两?耳不闻窗外事”,心?中对此已有打算。

崔循颔首道:“祸兮福兮。”

萧窈苦心?筹划,在宫变这场大祸中赢得干净利落,如今这良机便是她应得的胜利成果。

听萧窈兴致勃勃讲着自?己的打算,崔循几乎已经能想到,她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