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读不读?”

“又不耽搁我上班,干嘛不读。”

“读好啊,咱们家可算也能出个读书人了。”

嘛?读个初中就能算读书人了?这话让后院林秋生听见,怕是要笑死吧!他高中毕业都?没说这话呢。

不,林秋生并不会这么?认为,因为这会儿他正拿着?的一张统计表上,满脸苦涩的想叹气呢。

“全国?初中毕业的,居然只有1.9万?这……太少了,实?在?是太少了!”

第111章 考考考 晋江独家、拒绝盗版……

我们这个国家, 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,哪怕是最底层的百姓呢,只?要家里?有些余力, 都会想?着送子弟去读书。所以, 真说起?来, 国内读书的人并不少。

从私塾到?新式学校,从公立学校到?私立学校,甚至教会学校等等。教育兴国这个说法, 从清末喊道了?民国, 整体上看, 我们国家在教育普及上做的并不算差, 甚至高学历的还挺多。可为什么到?了?这会儿?, 初中毕业的就剩下这么一点?

战争,是战争毁了?这一切!别的不说,就说中国远征军这么一个部队好了?, 政府征集的12.55万人中, 大学文化?程度的约占20%, 高中文化?程度的占50%以上, 粗通英文或者具有较高英文水平者约占四分之一。可结果呢?回?来了?多少?几乎全部葬送在了?野人山。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,是多大的损失?

此外,还有黄埔军校,抗战时期入校受训20万人, 可抗战胜利后存活的, 不过1万1千多人,折损率超过了?95%,这又?是何等的残酷。

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:国事颓靡,家园沦丧, 这样的乱世里?,越是清醒的人就越是痛苦,于是这些精英们开始分流了?。

有的人在压迫中屈服,给自己找一个沉沦的理由,就此成了?汉奸、走狗,最终彻底烂在了?泥里?。而有的人则在绝望中奋起?,依然决然的选择了?反抗,用鲜血献祭国家的新生。

这其中,沉沦的固然死不足惜,可在战争的喧嚣中,持续8年?的彼此对立消耗,也?让这个精英阶层逐年?减少是事实。再?加上被带走到?岛上的一批,出?国远走的又?是一批,剩下的还能有多少?有将近2万人,那都是咱们底蕴深厚了?!

“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啊!”

看着林秋生递上来的统计数据,教育局的领导们脑壳都涨了?,闭着眼睛叹了?好一会儿?的气,才给出?了?这么一句。

林秋生很想?说:这谁还不知道呢?可问题是十年?树木百年?树人,想?大力发展教育那是一时半会儿?就能出?成果的?目前咱们最关键的不是去想?以后怎么办,而是要解决一下各个政府基层和企业厂矿的问题!

他为什么会统计这个数据?因?为各个部门要人已经要到?了?他们教育局了?!连着还在读书的学生,他们都不想?放过。

“主任,我那边压着的要人的单子可是已经积了?不下二十张了?,按照他们的最低要求,咱们也?要想?法子给他们拨30个人过去。这事儿?怎么办?”

“还能怎么办,先从各个大学要人,那些教授不是学生多嘛,总能寻出?点人来的,有了?这个,也?算能交差上一部分。剩下的……你和部队,哦,还有军管所等基层部门商量一下,看能不能让他们组织一下人,咱们负责出?题考试。考上一波,怎么也?能扒拉出?点能用的来。这样又?能解决一部分了?不是?”

这话倒是也?没错,咱们部队的文化?课可是从来就没断过,只?是大部分都只?是学,没什么考试之类的,若是组织考上一回?,怎么也?能让数字提升上一截。虽然很可能这考出?来的多是些高小的,连着初中的都够呛,可到?底也?能填一波窟窿了?。

“可这上头给的增加学校的任务……没老师,学校可开不起?来。”

林秋生看了?看手里?人员需求的清单,迟疑了?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