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(1 / 2)

让我亲亲 燕归猗猗 2224 字 12天前

两人同时落音,殷晴侧目,一脸讶异你不是不信?

燕归眉毛微微扬了下,以目光回之:“你我姻缘除外。”

沙弥在二人身上巡视一圈,了然于心道:“二位施主所求之物,若平安可去天王殿与大雄宝殿,姻缘可去观音殿,康健可去药师殿,心诚则灵,望两位得偿所愿。”

灵隐寺佛塔林立,踏过青石小径,二人过天王殿,殿内弥勒佛宝相庄严,两侧天王金刚怒目,殷晴拉着燕归净手,虔诚上香,再行跪拜之礼,复又至大雄宝殿,其外三重飞檐,巍峨大气,入内,莲花宝座之上,佛陀慈目趺坐。

殷晴掌心合十,于心底默然求愿。

如她方才所言,她来此,只求安心,但倘若世上真有神佛,所求所愿,半称我心便已足矣。

再随燕归去往其后观音殿,观音手持净瓶,闭目含笑,以慈悲目平视众生。

与殷晴所料不同,燕归虽然口口声声说不信这些,倒很认真求来这道姻缘符,说来也巧,写符之人是个绺须霜发的老者,殷晴觉得他很是面善,又想不起何时见过。

将符交予两人时,老者抬头,微笑道:“在琅琊我便觉二位有缘,不想今日共来结缘。”

殷晴恍然大悟:“您是那位敲钟人。”

那晚他带了个斗笠,让殷晴未曾察觉他是剃发僧人。老者道声阿弥陀佛:“彼时云游罢了。缘分不易,望二位珍之重之。”

言罢,老僧悠哉悠哉走远,口中念念有词:“世间缘法如潮,聚散无常。诸人所求,未必是所得;所得,亦未必非福。”

徒留两人,若有所思。

殷晴已求得几枚平安符,一给师尊,二给兄长,三给照月,照月全是为救她而身陷囹圄,殷晴无比敬佩她的侠义心肠,却别无它法救她于水火,连这枚符为她所求的符都不能亲自交予她……只一遍遍恳求菩萨千万要佑照月平安无事,若有责罚,只罚她一人便是。

此后便是替燕归所求,待虔诚拜过上首神佛,她才起身打算离去,燕归却拉着她往药师殿走。

殷晴觉得这人奇怪,方才还信誓旦旦“不信神佛”,求了一道符还不知足,还要往里头走,真是贪心得很,也不知许了这么多心愿,菩萨可会答应他。

自药师殿求得写有“康健”的一符而出,斜阳已没入山崖,燕归带着她,以轻功踏山而上,这山不高不矮,却能俯瞰钱塘之美。

正值晚暮,烟络横林,山沉远照,难得一见之景。

燕归将从药师殿求来的符放于她的手心,殷晴接过:“你求这个做什么,是谁还说不信”

话未说完,她想到方才小沙弥告诉她,药师殿供奉东方三圣,庇佑世人身体康健,消灾长寿。

他是替她所求。

“寒毒,我一定会为你解开。”

殷晴闻言一愣,眼睛匆匆转去看他,正见燕归一动不动盯着她瞧。

从方才起,她在远眺山景,他就在看她。

看暮色夕落,霞光万道,落在殷晴的面上,似染了层不褪的胭脂,山中绿云冉冉,独她面上,红雪霏霏。

他目光灼灼,好似看得呆了下,牵住她的手,低头寄来一吻,落在鬓边,清晰沉着的少年音,借着晚风拂过来。

她耳朵在发烫。

“猗猗,我不信神佛。”

“你愿我平安,我亦愿你康健。”

她耳边的霞光,又艳了些,红得能滴血。

少年心意动,亲着她的耳朵。

她将求得的平安符交予燕归,在他连绵的吻里喘息着说:“不恕,我们都会平安康健。”

第0131章 (一百三十 )它叫心疼

复行数日,至庐州,自陆路转水路后,殷晴很是欢喜。

除却临月湖上泛小舟,她还未坐过大船,瞧什么也新鲜,一双杏眼儿弯成把小镰刀,亮晶晶。

这天殷晴与燕归上船未久,便觉一道视线频频望来,燕归一个眼刀子扫去,见是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