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9章(2 / 3)

旁人,说不定他也要跟着进言。然而主公,不是旁人啊!

他舍不得,真的舍不得。但是要用这份欲念,误了国事,坏了主公的基业,却也是他万万不想见到的。独占天子,祸乱宫闱,足够自己死上百次。他已经得了一年时间,是不是真该后退一步……

心乱如麻。奕延并未抬头,只是盯着手中笏板,似乎想把一切挤出脑海。这时,一个声音,在御阶之上响起。

“爱卿一心为国,朕深感念。不过此事,还要从长计议……”

“陛下!”王裒怎肯就让天子敷衍过去,不由踏前一步,想要再谏。

谁料座上人摆了摆手,止住了他的话头。深吸了口气,像是挣扎了片刻,最终吐出一句:“寡人有疾,不利子嗣。此事,再议。”

此话一出口,整个朝堂都是一静。王裒张口结舌,僵在了原地。他听到了什么?天子自陈有疾?!

这可是宫掖秘闻啊!就算王裒都快七十了,也知道这种关于男人“行不行”的问题,绝不能乱讲。自己竟然逼得天子说出这种话?这简直是用笏板抽圣上的脸啊!

其他人想得则更多了。不利子嗣?这不是要人老命吗!谁嫁女入宫,为的不是诞下皇嗣?若是能分了宠,更是对家族大有好处。但是一个不能人道的天子,就是另一码事了。且不说生不出孩子,虚度年华,万一因为这事惹来迁怒,更是得不偿失!都是世家出身,谁家的女郎不金贵?拿来打水漂,太不值了!

看来逼迫天子没什么希望了,或者可以在太子身上做做文章?太子已经十五岁了嘛,总是要大婚的……

甭管下面群臣怎么想,天子似乎有些挂不住面子,袍袖一挥,宣布退朝。御史台那些出列的御史,各个面有菜色,咬牙切齿,简直恨死自家顶头上司了。旁人则心思各异,赶着回去私下传播这惊天秘闻,哪有功夫搭理还僵在堂上的老者。

唯有张宾抚了抚衣袍,起身走到王裒身边,好生安慰了几句。不知是不是害怕对方心疾爆发,栽倒在地。段钦也长叹一声,站起身来,目光自对面武将席列扫过。也罢,天子圣明,这点“小疾”,忍忍就过去了。不是还有太子吗?

众人都赶着下班,朝堂中也显得有些嘈杂。唯有一处,安静的厉害。手中的笏板已经掉落在地,奕延盯了半晌,突然抬手,用大袖遮住了眼睛。那如槍似松的坚毅身形,亦微微颤抖起来。

第362章 新朝(5)

退朝后,梁峰直接回了寝宫。然而没盼来喜不自胜的某人, 倒是太子先从弘文院赶了过来。

崇文馆如今已经改作国家图书馆, 置学士, 招贤纳良,教授诸生。相当于前朝的国子学, 唯高官、功臣之后方能入读。其下三院中的弘文院则隶属东宫,乃太子进学之所。如今太子年纪尚幼,并未入朝观政。每日都在弘文院中读书听讲, 时不时还会被天子招来考校。

不过今天, 梁荣匆匆赶来可不是为了请安。

“父皇, 就算不愿立后,亦可采选宫人。何必如此……”梁荣满面焦色, 声调都有些变了。

朝堂上那番话传的飞快, 不多时就到了他耳中。梁荣是知道父亲和奕将军之间私情, 可是哪能为个宠臣, 连天子的声名都不要了!

不想立后,纳些妃嫔不也无妨?难道那奕延还敢拦吗?!

外臣好打发, 亲儿子就得认认真真解释了。梁峰轻叹一声:“不管立不立后, 只要诞下皇嗣, 便生祸患。国朝初立, 容不得诸王相争。”

“可是开国之君, 未必只有独嗣啊?”梁荣忍不住辩道,“况且父皇春秋鼎盛,就算生了皇弟, 亦可分封郡国,以固国本!”

“分封?”梁峰一哂,“若无晋武广封郡王,何来天下大乱?家有横财,尚能引来子嗣争抢,何况九五之位?莫说前朝,就是汉时,藩王也频惹祸事。天下未定,怎能因为这点小事,坏我基业?”

血淋淋的皇权之争,自大一统王朝出现,便层出不绝。天下有多少开国雄主,但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