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月十九,京河罗海等二十个直辖省会开始市政种植,此工程预计缓解七万居民就业。”
……
在接下里来两天里,电视上全是长骆乡和其他地区的种植新闻。
现在包括长骆乡在内,共有七个大型灌木基地,因是生物肥料的特殊土壤,这些基地在种植的同时,也会进行进一步的实地研究。除了防护林种植,各种市政花卉也在尝试性的种植……
……
“大家小心一点,不让把花弄乱了。”
十月二十日上午,昆山花卉市场,郑云杰指挥工作人员搬运花卉。郑云杰是馨月花店老板,之前龙南暴雨,昆山花市一夜之间成为花的海洋。之后暴雨退去,花市因酸雨腐蚀变的零零碎碎。这之后,昆山实施改花种地政策。
郑云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,因承包了十亩红薯地,这两年零星赚了二十多万。红薯生意不差,但作为一个爱花的文艺青年,他每次想到馨月花店,还是十分难受。现在市面上有卖花的,这些花都是无酸雨的大棚培育,一朵玫瑰成本从以前两元涨到了二十八元。
他没事时都会去花卉大棚转悠,因太喜欢养花,就在他犹豫要不要入股花卉大棚时,龙夏生物肥料的新闻发出。在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,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:花店有救了!
这半月,他联系了多家蝗虫养殖基地,又联系了花卉市场,接着便有了现在场景……
“开店了?”十点二十,隔壁老板走了过来。
“你也开了?”郑云杰朝他花店方向瞅了瞅。
“上午刚进了一批百合。”花店老板的红薯地跟他挨着,两家虽赚了不少,但干了一辈子的花店生意,还是花店开着舒心。
上午十一点,工作人员忙完后,郑云杰和花店老板关店出门吃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