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坐回宝座上,看着文武百官,说道:
“女子可是生来卑弱?”
无人敢应。
圣后又笑了。
明堂外细雪飘扬,谢引之站在接引太监身侧,看见一具被打烂的尸体被人从明堂里抬了出来。
“圣后今日无暇召见,请谢国使暂等几日。”
谢引之颔首:“多谢内官。”
走之前,谢引之回头看了一眼明堂。
梁国的这位国后,实在是有雷霆手段。
241. 变化 “立军、立学、立法、立政……该……
圣后在明堂上直接杖毙了前大理寺少卿刘扈这件事如同卷了雪的风, 将洛阳城里仅剩的那丝年味在上元节前就吹了个干净。
刘扈的死并没有让圣后怒火渐消,正月十二,一道盖了玉玺和圣后凤印的圣旨从紫微城中传出。
“皇后有令, 紫微城中设日月堂, 堂中设尚书省, 下辖六部, 选德才兼备之女子入宫任各处之职。”
洛阳城中仿佛起了一场大火,人人急急慌慌去寻门路。
三省六部官吏连政事也顾不上, 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让圣后撤回这道旨意。
圣后并不等他们商议出什么,召了阮细娘入宫。
“娘娘呀,还没出正月,您已经将要做之事做了, 我在家里一听都骇了一跳。”
圣后将一本圣旨扔到了阮细娘的面前:“六部想任何职,自己填。”
阮细娘腿上一软跌坐在了地上:“娘娘啊!我这样也就去做个守门的。”
见她惶恐,圣后笑了:“你不会做的, 又有几个人做得?无论任了什么职, 都得从头来过。”
说完,卫薇想起了卫蔷。
“我看那骆月娘投了北疆才三年, 行事风度胆量气魄已经胜了天下男子, 你灵慧不输她,如何就做不成。”
说完,她将一本名册给了刚站起来的阮细娘。
“这些女子都是在洛阳城中有些才名的,你看看可识得几个?”
听圣后拿骆大夫与自己比, 阮细娘心虚得就像泡了水的纸,小心接过名册,第一个名字她就认识。
“司马五色?司马夫人?!”
司马五色,云麾将军李承继之妻, 太卿司马循之女,自幼熟读黄老,亦通读“四书”。
卫薇走下御座与阮细娘一同看这本名册:“据说她女儿李若灵宝才名响彻北疆,阿蔷甚是爱重她,当娘的总不会输给女儿吧?这几年世家闹出了多少事,唯有司马五色守着云麾将军府没惹出事端。你可见过她?”
“见过……”阮细娘小声说,“去年盂兰盆节的时候我跟着曲老夫人去看法事,司马夫人供奉了五百本自己抄的佛经。”
阮细娘还记得那位面上什么都浅淡的夫人,走过的时候身上带着浓浓的檀香。
“这位夫人念经礼佛这么多年,一定极稳重。”她这般评点。
卫薇差点笑出声:“抄经就稳重,那老僧岂不是可以做国相?”
阮细娘笑:“我哪有娘娘聪明,抄经这事我可做不来,能做得都比我强些,又抄了这许多年,定是比我强百倍的。”
“竟然有几分道理。”卫薇翻了下一页。
“叶拂儿,钱家的叶三夫人,我见过,一看就灵慧,听说学过武,行动极爽利。”
“嗯,她的族妹现在是封疆大吏,族姐是几州学政,想来她也差不多。”
听卫薇这么说,阮细娘连连点头:
“我还真见过一位拿剑的叶娘子,当初救我们一家的除了元帅还有她,竟然是叶三夫人的族妹?”
卫薇笑她:“你竟然还能记住?”
阮细娘只嘿嘿笑。
下一页,还姓叶,叶若儿、叶锦儿、叶罗儿……一翻十几页竟然都是姓叶。
“叶家既然出人才,我自然一个都不会放过。”
卫薇得意洋洋,阿蔷不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