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(1 / 2)

穿裙戴簪,策马游街,她们这古往今来第一批女进士,就当有这般风采。

翻身上马,崔瑶看向州学门口自己的学生和同僚,她抬了抬下巴,恍惚有少年时策马游长安的灼灼光采:

“今年我这当州学博士的,为你们做了个样子,从下次科举开始,你们考中进士,我也送你们穿红裙,戴宝簪,策马轻骑过长街!”

州学里大大小小的女学生们弯下腰,道:“博士放心,今日有崔博士,明日便有我们,麟州女子州学必定年年有人穿红裙,岁岁有人着宝簪,马上游街的风景,我等也都想看看!”

“好!有志气!”

听了这话,崔瑶着实比自己考中了进士还要高兴百倍,起手扬鞭,她率先打马而去。

身后跟着她从前和现在的学生。

“勤读书,多知礼,算学策论振北疆,穿红裙,戴宝簪,策马轻骑过长街!”

看着穿着红裙的女进士当街而过,身后还有女孩儿们那般喊着,街旁看热闹的人也跟着大声喊道:

“勤读书,多知礼,算学策论振北疆,穿红裙,戴宝簪,策马轻骑过长街!”

无数围观的人中,一位木匠看向自己的女儿,一个豆腐摊老板看向自己的孙女,一位母亲抱紧了自己怀里的孩子,而她的另一个孩子随着旁人一起呼喊着,也看向了她。

卫蔷确实下令让三百名进士都来应州,再随着她一州一州地走过去,北疆第一次科举,不论如何兴师动众都是应该的。

不过眼下,她正站在应州府衙前,看着今科状元骑在马上缓缓走向自己。

元妇德身上穿了一件红色的大袍,绣了金色的花纹,下面是一条石榴裙。

她的衣服是元帅亲自令人送来的。

传话的人是今科算学考试的主考伍晴娘。

伍晴娘说:“元帅说了,古今第一个女状元,无论如何得有排场。”

古今第一个女状元。

元妇德攥紧了手中的缰绳,看向站在府衙前穿着白色裘衣,里面裹着黑色锦袍的女子。

她是古今第一个状元。

她又是谁呢?

128. 妇德 “想争敢争!北疆之妇德!去拼去……

“元妇德, 好名字!”

元妇德没想到,自己刚一下马,就听见了这样的一句话, 不, 应该说, 她从未想过, 自己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。

她忘了给这个北疆元帅行礼,抬头看向她。

卫蔷走下台阶, 一把拉住她的手,对密密麻麻站在周围的北疆百姓大声说道:

“何谓妇德?看看她!一篇诗文,满座惊叹,一篇策论, 仿佛亲自去过我所说各地,着实有苏秦张仪之才,算学题目无一错漏之处, 这也就罢了, 她来我北疆,不到五十日, 从头开始学北疆律令, 五十日,北疆数千应试学子,她名列第七。”

元妇德还是看着卫蔷,有些傻傻愣愣, 听她说:

“好学不倦,克己求理,增广见闻,恒心不改, 这便是北疆的妇德。”

说完,卫蔷看向元妇德:“我问你,你科举之前,想过自己会做状元吗?”

三十多岁的妇人的手在抖,在这人间,她是无数人口中应相夫教子的女人,她是名叫元妇德又被人说毫无妇德的女人,她是挣扎了几十年,只想自己不做畜生的女人。

“想过。”

她如此回答道。

卫蔷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。

她转头看向其他人,继续大声道:“想争,能争,敢争,争得到,这也是北疆的妇德!这就是我们新科状元告诉我们的,北疆的妇德!”

余三娘作为律令科第四名也穿着一身红衣站在元帅的前面,抬眸一恍惚,她仿佛看见元帅对她笑了一下。

“我知道,女子想要做些事,总比旁人要难,但是北疆这十几年里,我们更难的事也做过!”

在卫蔷身后,应州刺史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