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(2 / 2)

子有多难过。

陈二嫂至少还生了两个女孩,陈大嫂当初也是一副大大方方的性子,不怎么过分;可二弟妹是一直连身孕也没有,还有个脾性不好直接表现出来的大弟妹。

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了,不管这胎是男是女,只要能生,境遇就要比之前好不少,时人就是如此,重子嗣,不能生是不好过的。

听说要去县城买东西,杨母嗔道:“哪里还要买,如今这东西多贵啊,你既还有腊肉,就拿一块就是了,腊肉这会子也精贵着呢。”

她还是最疼女儿的,儿子娶了儿媳,心就偏了,儿媳好的还好,不好的连带儿子也不好了。

劝说后,杨母直接说了今日过来的目的,“小稔,这次你二弟妹若是生了男孩,我跟你爹打算将你大弟一家子分出去。”

将大弟分出去?杨稔心里复述着,明白爹娘这是终于下了决心了。

这几年,娘家发生的事情,她都是知道的,大弟妹是很不像话的,大弟也是。

干旱发生前,李氏有了身孕,是以干旱后,粮食收紧,大家都咬紧裤腰带,粮食是省着省着吃,但李氏是没有少的,与从前一样,甚至还更好,每日都是吃好喝好。

因着当初第一次有孕时有些过分,导致杨父杨母在李氏生产后就都较为冷待她,是以这一次有孕,她收敛不少。

然而这一胎瓜熟蒂落,是个男孩,李氏就认为自己给杨家生了长孙,是杨家的大功臣!

这可不得了了,李氏开始要这要那。

顾忌着大儿媳刚生了孩子,杨母待她宽容些,能满足的就满足了她,这使得李氏更加得意,自认自己在杨家的地位是高高的。

自视甚高,自然就会做出不少令人难忍之事。

干旱第二年,李家来借粮,要借两石大米,李氏一口应下,催促公婆拿粮食。

杨母说没有,李氏却说出粮食放置的地方,还说出了有多少存粮,说足够借粮。

李家得寸进尺,要借更多,若不是最后杨父发了火,说粮食没得借,让李家实在不行就把女儿领回去,再找个人家嫁了,要点粮食度过难关。

女儿被休弃可是极为丢脸的事情,李家还是在意的,眼看着亲家说的是真话,到底没再僵持,最后也没借到粮食。

幸好干旱不算太严重,持续两年就结束了,范围也不大,粮食还能从别的地方调过来,虽贵但也能撑下去,少有发生粮食被抢的事,否则杨家有粮食被饿狠了的人知道,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端。

但因着这事,李氏却怀恨在心,对着大弟说了不少公婆坏话,而杨大弟心里认为他爹说的,要李家把女儿带走再嫁,也不借粮食,好似他养不起媳妇似的,太损他的脸面了,心里也有怨言。

夫妻俩是都对两位老人不满了,之后一直都别扭着。

“大弟如今还是那样?臭着脸吗?”杨稔回娘家,并不是总能看见她爹和大弟他们的,一般是杨母在家,只记得有一次碰见时,大弟对着爹的脸色臭臭的。

“如今没有了,要一直这样,你爹早都忍不住要将他赶出去了。”孩他爹虽然看重大儿子,可当爹的威严他也看重,儿子要是一直对着亲爹爱答不理的,再看重都看不顺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