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(2 / 2)

如松劝道:“都是一些吃食,县城没有的,府城的新鲜玩意,娘你跟爹尝尝鲜,虽这看着多,但也不费多少银钱的,收下吧。”

“真的都是吃食?”

陈如松点头,“大部分是。”自然还有别好一些的孝敬,只是说了岳母就不会收了。

女婿要送小景继续念书,应当不会买多贵的东西,杨母也就不再拒绝,接过来,叮嘱道:“好,那我就收着,下次不能这样了,便是不贵,买几样也就够了,这都十几包东西了。”

陈如松自然是一概应下,告别杨母,他驾车回到陈家村,将东西送到两家,小景没考过的消息也说了。

瞧着陈大嫂眼里控制不住的幸灾乐祸,陈如松不太高兴,没待多久就出来,去了二房。

这会正要忙田地的事,二房一家并不清闲,陈如松也不想多打搅,聊两句就走了。

在县城的日子又回到从前,陈如松每日早上卖米糕,上午磨粉,晚上做米糕。

小景继续苦读,起早贪黑。

杨稔带着两个满了两岁的孩子,每日也是精疲力尽,这日子过得充实。

这日子一晃,就到了年底,然后又到了年初。

壮壮康康即将满三岁了,夫妻俩有个事情一直没决定下来,那便是壮壮要在哪个私塾启蒙。

第89章 杨二弟

县城私塾不便宜, 每月几百文一年就要几两银钱,还有别的花销,自家如今收入不多, 每年也就几十两, 得给两兄弟备着日后。

去府城考试,还不算贵的,自家有驴车,少去了路费, 载上两家人, 还能挣些银钱充作房费,基本上就是没花多少银钱, 可日后儿子考过了府试, 成为童生,那么就得预备着考秀才了。

考秀才可比考童生花钱, 束脩都不一样的,要用的书籍也更多,便是能借阅,有些常用的书还是要买下才好。

若是儿子出息,成了秀才,那之后的花用更是数不清的,自家如今得省一省啊, 否则日后只怕挣的赶不上花的, 家底没两下掏空了可就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