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灿烂,韶光宜春。
一楼中间有个圆台,一出《天女散花》正唱道:
菩提树檐匍花千枝掩映,白鹦鹉与仙鸟在灵岩神岘上下飞翔,绿柳枝爬……
茶馆小二见人来转头迎上去,姜回道:“寻个清静点的厢房,再上点清茶。”
“得嘞,小姐这边请。”小二声音喜气,长长一应,便往二楼带路。
小二领着到了左转第二间厢房,推开回头道:“小姐,这间厢房视野最好,布置也清雅,您看可还满意?”
姜回透过幂篱望去,靠窗处有张案几,上面折一支桃花放在细口青白色瓷瓶,红木高架上放着垂丝海棠盆景,再往里,夹纱水胭绣帘轻卷,盈盈风许,水漫一春。
姜回点点头,问:“可有新茶?”
“有,当然有。”小二道:“本店内的茶山南水北,是各色都有啊!这最有名的便是碧螺春,茶汤碧绿透亮,回甘更有果香,道是一奇。西湖龙井,峨眉雪芽,太平猴魁,也都是茶香馥郁。”
小二介绍的眉飞色舞,说的得意兴奋,姜回坐在桌前,并不打扰,绥喜站在身后,一双圆眼盯着小二,细瞧,瞳孔却涣散无神,不知飞去了哪里。
小二察觉到不对,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,便呐呐停下来,犹豫道:“小姐。”
姜回淡淡道:“上一壶峨眉雪芽和茶点。”
隔着幕篱,小二看不清她的神色,却莫名从这清冷的音色中体味到几分宽心,这般想,自己都是一愣,回过神忙应了退下,却是大大松了口气。
背着门,“啪”的打了自己的嘴巴,叫你废话多。
门里,姜回取下了幕篱,放在右侧凳几,忽而问道:“绥喜,我如今还余多少银两?”
绥喜想了想,掰着手指头算道:“那日典当得了十六两,又得了县令给的八百两,请燕公子用膳,住客房……,加起了一共用了二百零三两六钱,还剩下六百一十二两四钱。”
“你会算账?”
绥喜有些不好意思:“他们上书塾的时候我扒着窗听夫子讲过。”
“不过那都是我阿爹在时的事了。”